《怎樣升級你的說服力》|08.|心得

 


── 廣告算法:競爭激烈,該如何說服


如果,你這一路學過來會發現。

前面七講,都是在與你分享,你這個人如何說服另外一個人的方法。

預設的,都是一對一的局面。

但當你面對多對一,你有一大堆競爭對手想與你爭取同一個說服對象時,該怎麼做?

其實,這樣的場景非常常見。

像你可能要應徵一個有很多人在跟你競爭的職位,你該怎樣讓老闆只選擇你?

像你可能要投很多廠商在跟你競爭的標案,你該怎樣讓自己方案勝出?

像你可能投身政治、參加競選活動,你該怎樣讓選民把票投給你?

以上這些「怎麼辦」該如何解決呢?

這就是今天這篇文章要與你分享的:競爭激烈,該如何說服。

這時候,我們就要跟廣告來取經。

廣告是最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。

為什麼?

因為廣告天生就面臨著眾多的競爭對手。

像 Nike 在做廣告時,Adidas 和 Under Armour 也同時在做廣告,爭取著同一批顧客。

像麥當勞在做廣告時,肯德基和漢堡王也同時在做廣告,爭取著同一批顧客。

像 Play Station 在做廣告時,Xbox 和 Switch 也同時在做廣告,爭取著同一批顧客。

所有廣告的目的,都是試著述說自己的故事,好把顧客能拉到自己這邊。

而且,這些廣告,不只有顧客互搶的狀況,還要面對一個限制性條件,那就是「時間」。

所有廣告都只有幾分鐘、幾秒鐘,甚至只有一張照片的機會來說服顧客買單。

因此,在這麼多條條框框下,依然能夠打動顧客掏錢購買的,絕對會是個好的說服者。

今天,我們就來看看,李南南老師與我們分享的,廣告經過百年發展所總結出的黃金三律,是怎樣說服顧客的。

▋共同體原則

黃金三律的第一個原則是「共同體原則」。

也就是,要讓顧客產生移情認同,或者說,要讓顧客感同身受。

好的廣告就是要讓看的顧客知道,這廣告裡的主角是他;這廣告裡呈現的,是他的故事。

想像一下,若有個場景是,你眼前有各種形象不同的業務員圍著你推銷。

都跟你說,他們家的東西最適合你。

而且,你還不得不選的情況下,你會怎麼選?

又或者說,你至少會先聽怎樣的業務員的話?

當然會選擇形象最像你的業務員的話來聽啦。

你可能會想,那個高冷嚴肅、滿口專業術語的業務員服務的,應該是金字塔尖的顧客,他所推銷的東西,可能不一定適合你。

你也可能會想,那個滿臉橫肉、全身刺龍刺鳳的業務員服務的,應該是草根型的顧客,他所推銷的東西,可能不一定適合你。

你最有可能選擇的,是那個穿著、談吐、舉止都跟你差不多的業務員。

因為他既然這麼像你,那他所推銷的東西,一定會比其他業務員推銷的產品更適合你。

像我很喜歡的「BenQ 家的投影機」系列廣告就是這樣。



在過往,投影機這樣的設備,通常都是演講場合、公司會議室、大型婚宴餐廳等地方在購買並使用的,而這些客群少又太理性,不容易透過賣投影機給他們賺到錢。

當時,BenQ 投影機事業就想,有沒有什麼市場,是同行都還沒進入,競爭少需求高的市場呢?

幾經尋找之後,發現到,「家庭」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市場。

那要怎樣打入「家庭」這個市場呢?

他們就靠一系列的《家的投影機》廣告,來告訴顧客,投影機的大螢幕可以取代電視,讓全家人更願意聚在這個「家庭電影院」中,一起享受美好時光。
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,BenQ 家的投影機 2016【戀家】微電影 - 全系列。
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20sXQ9J-51Z-DNw5QTJQBApTHmNMnYfy&si=QU4KbAIsQTd_OQ3Q

▋負能量引導

接著,我們來看看,黃金三律的第二個原則「負能量引導」。

這邊所說的負能量,並不是醜陋邪惡的事物,而是那些我們做得還不夠好,有缺憾的東西。

看到這邊,你可能會疑惑說:

「好故事不是應該弘揚正能量,訴說真善美嗎?」

「為什麼要特別講負能量呢?」

這話雖然說得也沒錯。

但其實,再美好的生活也會有不甘的地方,這些不甘就是顧客內心的痛點,也是我們可以切入的地方。

像「保力達蠻牛」的系列廣告影片就很好玩。



他們總是用較為輕鬆詼諧的方式,呈現出你我這種小人物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小狀況(負能量)。

接著,用「你累了嗎?」的旁白與我們分享說。

其實,我們可以不用繼續被這些小狀況影響,只要使用「蠻牛」(他們的提神商品),就可以精力充沛地順利完成事情。
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蠻牛早期的廣告(我比較喜歡早期的廣告)。

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wVk_acNCgkVUq5scdMGJobHZiumFEgaB&si=GV4Un27_gYEZcZHQ

為什麼我們要特別提出負能量呢?

因為,追求安全感是人的本性,損失所帶來的痛苦,比同樣收益所帶來的快樂還要大很多。

若我們能精確提出損失帶來的結果,就可以勾起顧客心中的痛苦。

這時,若能再跟他們講,我們的產品可以解決這個痛苦並帶來快樂的話,那顧客就會更願意買單。

有興趣更深入了解的朋友,也可以看看我錄製的《得到100元,可以彌補失去100元嗎?|劉潤《5分鐘商學院・基礎》-4-損失規避》說明

https://youtu.be/SzrGYruivYA?si=QKu8KKIDnjbmyg15

▋不滿足原則

最後,我們來聊聊,黃金三律的第三個原則「不滿足原則」。

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給廣告設置一個半開放式的結尾,好挑起顧客的好奇心。

最近我倒是比較沒有看過這樣的廣告,但寫到這邊,讓我想到以前看到的

《和信電訊「輕鬆打.愛的選擇」互動式廣告》




https://youtu.be/wSkkcxONlls?si=vGOb8cpXP23_AqWe

男主角小齊,因為和原女友琳達鬧翻,自己一個人出去散心時,遇到活潑熱情的安琪。

那這廣告就留了個半開放式結尾,讓觀眾選擇男主角小齊應該要選擇琳達或安琪。

而和信電信(倒掉了…)也因應顧客的回應,去拍出後續的系列廣告。

你看,這就是那種,挑起顧客好奇心,讓顧客自願行動參與的經典廣告。

讓顧客拚命的加入和信電信,只為給心中的女主角投票。

當初和信電信拍了兩個結局,由顧客決定主角小齊要選擇琳達還是安琪,最後安琪勝出。

另外,李南南老師在這邊也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經典案例,就是電影《厄夜叢林》的廣告宣傳。



這部電影僅用 6 萬美元的超低預算來拍攝,結果,竟然在全球收穫了 3 億美元的票房。

其投資報酬率成為僅次於《深喉嚨》的獨立電影,轟動世界影壇。

這部電影本身是模仿紀錄片形式,所拍攝出來的劇情片。

講的是一群人去森林裡找女巫遇險,一去不回的故事。

其實,就電影本身來說,它未必是最好的,甚至還有點無聊。(我記得我去電影院中好像有看到睡著)

可它的宣傳卻很有意思。

早在電影上映之前,他們就用像新聞的方式,不斷到處報導,說在某個森林裡住著一位女巫。

有一天,三位學生背負著八天份的糧食,深入森林探索這個女巫傳說。

但過程中卻遭遇到難以解釋的靈異現象,最後全體失蹤,也找不到屍體。

事發一年後,他們所拍攝的 DV 被意外發現,交代了他們的下場。

你想知道這三位學生到底發生什麼事嗎?

來來來,我們將 DV 裡的內容剪輯成了 81 分鐘的影片,想知道的話,記得來電影院看看呦。

哇嗚~經歷過這樣真假難辨的宣傳,顧客的不滿足感就會特別強烈。(胃口被吊起來了)

會想說,我只差一點點就能知道真相了,為了滿足心中的好奇,買張電影票又算得了什麼。

最終,造就了《厄夜叢林》的票房神話呀。

怎樣升級你的說服力in得到:https://d.dedao.cn/EEqmvng1ct61Ke1E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