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805-「講師小聚~年中調整」心得 ​

 240805-「講師小聚~年中調整」心得


昨晚參加了「陪伴式講師訓」之「講師小聚~年中調整」,也就是年中時透過線上討論來自我回顧一下。

在此記錄一下。

1.

感謝治華老師的誇獎,我也還在努力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。

但當下被 cue 到時沒心理準備,所以會很嗨的講很多行銷背後的秘密,這邊文字整理一下。

透過過往的學習經驗發現,我要學會一件事,最快的方式是「輸出倒逼輸入」。

所以,當我想要學好「銷售漏斗」這件事時,我就選擇將銷售漏斗大師-羅素・布朗森的《網銷秘密》(DotCom Secrets)當我線上讀書會的主軸。

評估過後卻發現,若一次把整本書或幾個章節,在短時間內翻譯、吸收消化完再透過讀書會分享,負擔會超級大。

所以,我就選擇「化整為零」方式,每週翻譯一個章節來學習。

可這時又想,我一個沒沒無聞的 Nobody,就算到了線上讀書會時間,也不一定會有人來聽。

於是,我就決定,透過每週直播,逼自己每週一定要翻譯完一個章節,並吸收消化整理後輸出,既能要求自己持續學習、又能維持翻譯動力、更能累積作品與知名度(每月讀書會的簡報內容在一定程度上,也變成每週製作一點點,最終負擔也不會這麼重),好讓開辦線上讀書會時會有人來參加。

因此,現在我目前的輸出是:定期不定期文章(亦會同步到部落格、電子報)→每週直播影片→每月線上讀書會→線上工作坊。

有需要的講師訓朋友可以參考一下。

當然,若你去看回放,會看到更多行銷背後的秘密(一整個在告訴你,沒來真是虧🤣🤣🤣)

持續累積時也要做好行銷。

2.

當時,我剛翻譯完《網銷秘密》|秘密 #10:峰會漏斗(Summit Funnels)一整個很嗨。

https://www.jim-influenceup.com/2024/07/10summit-funnels.html

想說,是不是可以結合來自各行各業的講師訓同學,共同整一個類似的線上高峰會。

但對於具體該怎樣規劃、過程中會遇到怎樣問題、形式該如何呈現、有沒適合台灣模式,或者說,適合我們的模式都還是模模糊糊。

治華老師反而用他的經驗,帶我們用更高角度思考-「為什麼我們要辦這場高峰會?」

我們若沒想清楚,風風火火辦起這場高峰會,很大機率只是自嗨而已。

未經思考的執行,效率都會非常低下。

或許,我們可以先思考,我們想要幫助哪種人成功。

他們現在遇到怎樣的問題?他們做過了哪些嘗試?他們為什麼依然深陷泥沼無法獲得渴望的獨特成果或價值?

一但釐清了這部分,後面就可以思考,哪些講師的專業結合在一起,才可以幫助這些人一步步解決這些困擾他們許久的問題,並帶他們獲得渴望許久但不可得的結果。

只要學員輪廓相似,就會有合作機會。

當這點 OK 後,才是思考怎樣的形式是適合的?

是預錄型影片對他們有幫助呢?還是直播對談對他們有幫助呢?亦或是面對面的座談會對他們有幫助呢?

而且,治華老師這邊還說,若本身知名度還不到的話,預錄型課程其實是不容易賣的。

因此,在還沒知名度前,可以先把自己壓箱底免費分享出去建立知名度。

那就有同學會問,若我壓箱底都分享出去了,後面還怎樣收費呀?

其實,若你壓箱底有十招,可以免費分享三招出去震驚市場,後面七招來收費。

另外,我認為這世上沒有真正的原創,所有知識都是建構在前人的累積、重新組合出來的。

我的經驗是,當你持續不斷分享時會突然發現,市場上竟然還有這麼多待解的問題。

而且,還會有很多是那種,你解決起來輕鬆愜意,別人面對時卻滿頭問號的問題。(像對我來說,摸網路行銷工具就不是問題,碰到會計數字就一個頭兩個大)

當然,對於哪些部分要免費分享、哪些部分要評估收費,這邊的「度」要自己拿捏。

對我來說,我的設定是,嘴砲經驗分享的「Why」、「What」及大理論框架的「How」都是免費,若要打開電腦、結合實作的「How」與「How to do」(看要手把手帶或者直接幫忙做出來)則要評估後收費。

哇勒~扯遠了,拉回高峰會本身。

一群人要一起做一件事,最重要先有目標、再來要有策略、最後要有共識呀。

或許,可以先小規模嘗試,再慢慢放大與優化。

異業為盟,同業高峰會。

還可以透過這種乙方聚集起來的高峰會形式,策展吸引甲方呀。

3.

這場線上對談,當然也聊到了如何賺錢這件事。

首先,一定要有專業的底蘊在,證明自己有解決問題、滿足需求的能力。

其次,需要累積目標客群對你的信任,他們才會真的掏錢購買你的專業。

最後,針對這些目標客群出沒的場域持續的輸出與曝光。

坦白說,我是網路行銷人,很擅長透過各種網路工具與數據,去把顧客從觀看洗到變購買。

但很多時候,購買的金額都只會卡到一定程度,不容易再成交更高金額。

可這邊,治華老師說,若想成交高價顧客,一開始就要挑對顧客,甚至要去他們會出沒的地方持續不斷地行銷。

而且,最好是去參加這些人會出沒的實體聚會、團體中,並做到讓裡面的成員所信任。

像若你的客群是企業老闆,就去這些企業老闆會出沒的地方經營自己。

像若你的客群是商場女強人,就去這些商場女強人會出沒的地方經營自己。

像若你的客群是個人品牌經營者,就去這些個人品牌經營者會出沒的地方經營自己。

雖然一群乙方聚集在一起,會收穫聲量,卻不一定能收穫銷量。

只有聲量與銷量都有了,講師事業才能走得長長久久呀。

4.

哈,治華老師說,我的行動依然太快了。

很容易快到市場都還不認識我、知道我、信任我,就被我要求趕快買。

恩…好吧!

因為我還蠻喜歡做這些事情的,所以會想風風火火趕快做、趕快獲得結果好優化、優化到能系統運作的程度後趕快玩下一個專案。

或許,這種快與慢之間的平衡,是我需要修煉的功課吧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