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0928「集客漏斗線上工作坊」心得
240928 的昨天,是我「集客漏斗線上工作坊」第二期的最後一次作業討論,在此留下這兩期的回顧與未來規劃。
▋為什麼我會想開這個工作坊呢?
我遇過很多在經營個人品牌的朋友,都花了大量心思在經營「流量」上。
像用長短文章經營 FB、用漂亮的圖經營 IG、用親切的聲音經營 Podcast、亦或是將自己知識與觀點錄製成長短影片放在各影音平台上。
是的,我認為經營這些並沒有錯,很多時候這些也是個人品牌事業的起點。
但問題是,他們並沒有一個好的變現策略,只能在經營好幾年、熱情燒完、發現賺不到錢後,默默退出這個市場。(很多人要的也不是大富大貴,而僅是能養活自己的收入,但卻連這點也做不到...)
並不斷自我懷疑:「我是不是真的做錯了…」
其實,從「流量」→「變現」中間還有一些環節要做好、做到位,才能實現用低成本將知識給變現。
為什麼說是「低成本」呢?
要知道,根據統計:
- 2% 收入來自初次接觸
- 3% 收入來自 2 次接觸
- 5% 收入來自 3 次接觸
- 10% 收入來自 4 次接觸
- 80% 收入來自第 5~12 次接觸
平均人們需要與你接觸超過 7 次,才會到達信任臨界點,進而下單購買。
若你想靠「內容」被動地讓人們主動來與你接觸超過 7 次,那你分享的「內容」要非常高品質。
高品質就意味著,你必須花夠多精力、時間或金錢來製作。
可是,流量如流水,就算你這次花大精力、時間與金錢製作的內容爆紅,也難保下次花更大精力、時間與金錢製作的內容也會爆紅。
另外,若你想靠「廣告」主動地將你的內容曝光出去,讓人看到 7 次以上的話。
真的,請看看自己口袋,以及看看你提供的商品或服務足不足夠撐得起這樣的商業模式。
要做這件事也必須知道,廣告是競價制的,就算你現在下了廣告,讓人們看到你分享的內容 7 次以上,你所賣的商品或服務也能涵蓋這廣告並賺到錢。
這也就代表,你的競爭對手知道這廣告有利可圖,下一次,他就會跟你競爭廣告的投放,直到雙方都沒利可圖到停止廣告為止。(唯一贏家就是賣廣告的平台商)
看到這邊,你可能會說,要不然,我將我的內容放到有「紅利」的地方,不就可以實現低成本地獲得大量曝光嗎?
恩…這的確也是個好方法,我早期也非常著迷於使用這樣的方法。
紅利,是因為市場發生變化,形成短暫供需失衡,讓先進者得以做少得多的特殊機運。
可這種機運有非常強的時效性,能掌握機運就能獲得優勢。
但倘若,你的優勢只有不小心掌握到機運,一但供給滿足了需求,紅利消失了,你的事業也會因此消失…(我就有深刻的體會…)
靠「內容」吸引人,就只能看運氣;靠「廣告」吸引人,則口袋要夠深;靠「紅利」吸引人,容易暴起又暴落。
這可怎麼辦才好?
我認為,產製「內容」的能力還是要有,但只要做到 60 分,能夠清楚與你目標客群溝通你想分享的事物就夠了。
另外 30 分,則是放在建立好,讓訪客一步步變顧客的「集客漏斗」系統流程上。
既然是系統流程,也意味著一但建立起來,就能夠自動化的運作起來,或者輕易地複製出去。
這,也是我這四週的「集客漏斗線上工作坊」要帶學員做到的部分。
最後的 10 分,則是可以用在研究廣告與紅利上,但不要花太多精力、時間與金錢,用這 10 分去研究即可。
若研究出來的成果,能夠創造成效,那很好,再逐步提升放置的資源即可;可倘若沒有成效,也不至於傷筋動骨呀。
▋驚覺學用落差過大
雖然,我也常常與人分享,要注意自己知識的詛咒,不要以為自己領域理所當然的知識,是其他人也理所當然知道的知識。
在我試著簡化「集客漏斗」流程,用我以為的最簡單步驟、最少的工具技術,帶領學員一步步做出能讓訪客變顧客的「集客漏斗」系統流程時。
我發現對我學員來說,這些東西依然還是太深太複雜了。
學員聽了理論、看了操作,依然是做不太出來。
才讓我驚覺,還是有些落差需要彌平。
所以我就想,先暫停原定 10 月招收的第三期「集客漏斗線上工作坊」,並全力幫助前兩期願意在第一時間支持我的學員,做出專屬於自己的「集客漏斗」。
由於我分享的「集客漏斗」是由「AI內容」、「名單搜集頁」、「名單磁鐵」、「自動跟進信」、「長文案銷售頁」所組成。(若你懂得這些環節,恭喜你,你就不是我的 TA,好好繼續做即可,若你不懂得以上環節,那或許,你可以考慮我預計明年 3 月開的第三期「集客漏斗線上工作坊」)
因此後面,我會幫助有自己商品或服務的學員做好全套流程,也會幫助還沒自己商品或服務的學員,開始搜集對自己分享內容感興趣的人的名單。
▋有趣的學員對話
第二期時,有個有趣的厲害學員,他本身有在定期分享內容,也有賣自己的資訊商品與專業服務的經驗。
但因為會的東西太多了,不知道自己的「集客漏斗」要針對哪種客群分享怎樣的資訊。
在這四週時間裡,透過我分享的知識與問題的解惑,他逐漸釐清自己想走的方向與適合客群。
更棒的是,他順利地完成自己的資訊商品、名單磁鐵、名單搜集頁、自動跟進信,雖然他的銷售是用線上說明會方式成交的,但我依然覺得他改得非常讚。
在昨晚最後的線上作業討論時他說,我分享的、能讓訪客一步步變顧客的「集客漏斗」系統流程,有點像是組裝廠。
若本身已經有做好各種元件的能力,像是寫文章的能力、做資訊商品的能力、提供專業服務的能力的話,進來我的這個「組裝廠」,可以很快組合出一個能讓訪客一步步變顧客的「集客漏斗」系統流程。
但倘若,本身還沒有做好各種元件的能力,甚至是還不清楚自己是否要做、要如何做的話,或許,我的這個「組裝廠」課程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進階了,還需要往前再提供一個更初階的,協助他們釐清為什麼要做個人品牌的課程。
恩…這回應倒是說服我了,我後面應該會用《網銷秘密》的秘密 #16 中說的「發佈漏斗(Product Launch Funnels)」方式,做一個自動化發佈的這種課程吧。
另外,等後面我幫助學員們做好自己的「集客漏斗」時,再與你分享他們的作品吧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