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【23/113/1000 《地。-關於地球的運動- 》心得】 ​

圖片
《地。-關於地球的運動- 》真的是神作! ​ 雖然之前看完《地。-關於地球的運動- 》漫畫時,震撼、感動、疑惑(?)久久縈繞在心頭。 ​ 最近追完《地。-關於地球的運動- 》動畫,雖不似第一次看時的震撼,但依然感動,疑惑(?)也大大增加。 ​ 在此,與你分享我的心得。 ​ 一定會爆雷,還沒看過、又想保留震撼、感動與疑惑(?)的朋友還請跳過這篇文章。 ​ 如果你看過了,或不在意被爆雷,又想瞭解這部作品為什麼帶給我震撼、感動與疑惑(?)的話,歡迎看這篇文章。 ​ 由於是我的一家之言,不一定正確,有任何想法的朋友也都歡迎回饋。 ​

【22/112/1000 靈感日日村春村酒心得】

圖片
【22/112/1000 靈感日日村春酒心得】 ​ 去年,有幸參加靈感日日村的 30 天創作營。 ​ 很多時候,我們在創作時,容易深陷 ​ 「我應該要創作怎樣內容好?」 「我創作的東西有沒有價值?」 「我是該繼續創作或放棄呢?」 ​ 的自我懷疑中。 ​ 靈感日日村的 30 天創作營中,則是提供給孤單的創作者們,一個可以一起前進、一起鼓勵、一起成長的環境。 ​ 昨天,參加了靈感日日村的春酒活動,為此做一些感動的小紀錄。 ​ ▋打造與人有連結的個人品牌 ​ 恩…過往我對於春酒的印象,都是吃吃喝喝交朋友。 ​ 但最近參加的幾個春酒活動,卻主要是來學習的。 ​ 這次也一樣,雖然現場也有些好吃好喝的餐點,可從迷你工作坊學到的東西更物超所值。 ​ 這次迷你工作坊中第一個學到的,就是打造出能與人有連結的個人品牌。 ​ 小金魚說,想要完成夢想,有畫面感是非常重要的。 ​ 因為只有想像得出畫面,我們才有辦法具體顯現在自己生活中。 ​ 所以,若你也想要打造出能與人有連結的個人品牌的話,可以寫下這三個問題: ​ Q1:「你希望 2025 年底認識你的人會如何形容你?」 ​ Q2:「你希望今年底,個人或工作上有什麼成就或進展?(一件事即可)」 ​ Q3:「寫下五個你會有畫面的關鍵字。(JK5 方法:想出五個你所熱愛的主題類別,當你持續發布這五個主題類別的內容時,就有助於提供一個可辨識的品牌)」 ​ 而我寫下的答案是 ​ A1:執行力強、分享的內容有價值、提供的服務能確實解決問題 ​ A2:完成[1000 x 1000 x 1000]計畫 ​ A3:# 網路行銷、# 商業思維、# 自我成長、# 樂於助人、# 激勵陪跑 ​ 由於很多朋友在寫下答案後,並不一定能確定出畫面,因此小金魚鼓勵我們,與在現場的三位創作者夥伴分享。 ​ 讓大家可以彼此對照,問對方聽到自己答案時有沒想像到畫面,或當自己沒畫面時,可以尋求對方的建議。 ​ 這一段蠻有趣的,除了在分享過程中更具體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外,也聽到別的創作者夥伴的有趣想法。 ​ 期望 2025 年底回看這篇文章時,我確實做到了自己所想。 ​ ▋小金魚的「Funnel Hacking Live X」分享 ​ 這場春酒中,有段話我蠻有感觸。 ​ 小金魚說,想像得出畫面才能更具體做到,但若我們想像不到畫面呢? ​ 那就去已經做到的人那邊,看看他是怎樣做到的,當...

【21/112/1000 《網銷秘密》#1 變現事業的演進】

圖片
最近,我在個充滿了創作者的環境中看到個問卷。 ​ 問卷中問了很多創作者可能遇到的問題。 ​ 結果,大多數創作者遇到的最大問題是: ​ 「不知道如何成功變現」 ​ 其中,不乏有多年在網路上經營許久,分享很多作品的創作者。 ​ 如果,你也有同樣煩惱的話,這系列文章就是專門為你準備的。 ​ 我會逐步與你分享,銷售漏斗大師羅素.布朗森(Russell Brunson)的秘密,幫助你能順利建立起自己的創作者事業(Creator Business)。 ​

【20/107/1000 速讀《定位就是聊個天:讀透定位&溝通的底層邏輯,為你開啟財富之門》】

圖片
「定位」,是個在商業上非常重要的概念,甚至被評為世上最偉大的商業詞彙之一。 ​ 可如果你真的去細讀《定位: 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, 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》這本書,卻不一定會看得懂。 ​ 或者,也不知道要如何應用到自己生活或個人品牌上。 ​ 但在《定位就是聊個天:讀透定位&溝通的底層邏輯,為你開啟財富之門》一書中,作者顧均輝卻把「定位」概念拆解出來。 ​ 用淺顯白話的方式,讓我們明白,「定位」不是企業家才需要的高大上概念,而是每個想要在市場、職場、人生中殺出一條血路的人,都該掌握的生存技能。 ​ 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商業策略指南,它更像是一個幽默又會講故事的老朋友,告訴你:賺錢、成功,原來真的只是「聊對了沒」的問題而已!

【19/107/1000 ​ 《超級個體:幫你終身保持職業競爭力》#4 心得】

圖片
第 4 週,古典老師與我們分享,如何透過學習核心能力,掌握多種能力的能力。 ​ ▋比學習技能更重要的,是遷移技能 ​ 我很喜歡看漫畫,常常沈浸在各種超能力大亂鬥的世界中,幻想自己是主角而無法自拔。 ​ 而我最喜歡的超能力是,能吸收/複製別人能力的能力。 ​ 想想看嘛。 ​ 這種能力可能一開始不起眼,但隨著時間累積、戰鬥經驗增加,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能力。 ​ 而這種能力在許多故事中,不是有光環的主角,就是壞到不行的終極頭目。 ​ 其實,這樣的能力放到現實世界中,就是能夠快速跨界學習的能力。 ​ 過去,我們可能接收到的資訊是,一個能力的養成,要從學習到精通,需要花費 10,000 小時的努力。 ​ 可在這變化快速的時代,很可能當你 10,000 小時的努力才花下去,這能力也早就已經被社會淘汰。 ​ 但古典老師說,在這變化快速的時代,依然有人能快速跨領域的學會新能力。 ​ 這種像漫畫般 Bug 的能力是如何做到的呢? ​ 其實,這些高手不是因為學得快,而是因為他們懂得「遷移技能」。 ​ 也就是把過去的經驗、知識與技能靈活應用到新領域,從而迅速適應變化,最終成為多個領域的佼佼者。 ​ 首先,古典老師說,「能力」的組成就三部分: ​ -知識(Knowledge) ​ 也就是你學過的專業知識、概念、流程。 ​ 像:行銷、設計、數據分析等。 ​ -技能(Skills) ​ 也就是你透過練習獲得的操作能力。 ​ 像:寫作、溝通、談判、簡報、程式設計、時間管理、各種數位行銷工具的串連操作等。 ​ -才幹(Talent) ​ 也就是你內化後,變成「無意識能力」的東西。 ​ 像:洞察力、決策力、領導力、創造力、抗壓力等。 ​ 理解這概念後,面對一個要學習的新領域時,與其只學表面「知識」,倒不如培養可遷移的技能與才幹。 ​ 這樣無論世界如何變化,你都能找到新的突破口。 ​ 而當我們理解了「遷移技能」的概念,就能真正意識到:世界上沒有無用的努力! ​ 你過去所學的一切,並不會因為市場變遷而浪費,只要你懂得如何拆解、重組、運用,你所有的經驗,都是未來成功的墊腳石! ​ 所以,不要害怕變化,因為真正的高手,都懂得在變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 ​ 你的技能,不是固定不變的,而是可以遷移、放大,甚至創造新的價值的! ​ ▋像頂級跨界高手一樣,萃取你的核心能力 ​ 如果你有一天想要轉職、創業、甚至只是想在...

【18/107/1000 速讀《大人的周末創業:讓經驗、人脈、興趣變現金的未來獲利術》】

圖片
有一陣子,在臉書上看到許多朋友分享自己對《大人的周末創業:讓經驗、人脈、興趣變現金的未來獲利術》一書的喜愛。 ​ 就想說一定要買來朝聖下。 ​ 今天看完時才發現,原來這本書這麼輕薄短小、這麼容易入口。(我買電子書,一不小心就翻完了) ​ 這不只是一本談創業的書,更是一記當頭棒喝。 ​ 如果,你是位年過 40 的上班族朋友,有思考過自己的未來嗎? ​ 你真能在 20 年後順利退休嗎? ​ 會不會有可能在某一天,被所待公司給「溫柔請出門」呢? ​ 就算順利退休,你有足夠的錢支應退休生活嗎? ​ 若錢不夠,有想過該怎麼辦嗎? ​ 或者,你可以像這本書中說的那樣,不用風風火火的辭職創業,而是利用週末時間打造自己的下班事業,為自己未來創造更多可能。

【17/107/1000 《超級個體:幫你終身保持職業競爭力》#3 心得 】

圖片
第 3 週,古典老師帶我們思考,如何避免「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來走原路」的「好高騖遠」狀況。 ​ ▋什麼才算是終極適合的職業? ​ 你是否曾經在某個深夜,看著天花板自問到: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嗎?」 ​ 這個問題,幾乎每個職場人都問過自己。 ​ 有時候,我們抱怨薪資不夠高;有時候,我們覺得職位晉升緩慢;還有時候,我們只是單純覺得每天都很累,對未來充滿迷茫。 ​ 那麼,究竟什麼才是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呢? ​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提出的「明尼蘇達工作適應論」,職業適應的關鍵可以拆解成四大核心要素: ​ 個人能力——你的專業技能、經驗、學歷、資源等。  個人需求——你的薪資期待、成長空間、成就感需求等。  職業要求——企業對你的績效、結果與指標要求。  職業回饋——工作能帶給你的報酬、榮譽與成長機會。 ​ 這四個要素構成了一個職業匹配的模型。 ​ 如果你的能力與企業需求高度匹配,那麼你在組織內的表現會很好,企業對你的評價也高, ​ 也代表你越「成功」。 ​ 如果你的個人需求與企業給予的回饋匹配,你的內心滿足感會較高。 ​ 也就是你感到更「幸福」。 ​ 換句話說,一份「適合」你的工作,應該是讓你在成功與幸福之間取得平衡,而不只二選一。 ​ 如果,你現在對自己的職場狀態不滿,請記住: ​ 這種匹配不是靜態的,而是動態調整的過程。 環境會變,需求會變,你的成長速度決定了你的適應能力。 ​ 古典老師說到,他有個朋友剛來大城市時,覺得自己幾乎絕望,因為房價高、工作壓力大、家庭遠在他鄉。 ​ 但幾年下來,他不斷學習、提升自己,慢慢換到更好的公司,薪水提高,生活品質改善,甚至有能力幫助家人來城裡生活。 ​ 這一切的關鍵在於,他沒有抱怨環境,而是選擇讓自己更強大,並不斷動態地適應環境呀。 ​ ▋該現實點還是理想點?選擇職業配對的2種策略 ​ 前面說到,我們不該抱怨環境,而要選擇讓自己更強大,並不斷動態地適應環境。 ​ 但大多數時候,可能就這樣適應著、適應著,適應到了喪失自我,等到退休或臨死前才驚覺,自己浪費了大半時間讓別人開心,卻忘了給自己快樂。 ​ 那什麼時候需要我們去跟隨,主動適應職業;什麼時候我們應該主動爭取,讓職業來匹配我們呢? ​ 這邊,古典老師與我們分享了選擇職業的 2 種配對策略。 ​ ⓵資源策略:根據現有能力和資源,做能做的事,追求穩定與效...

【16/107/1000 速讀《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:30堂翻轉財務思考框架,開店、創業、經營、工作績效有感提升》】

圖片
我相信,在這社會中,你我都離不開商業環境。 ​ 為了瞭解商業環境的規則,以及讓自己未來有更好的選擇(或者說,避免踩坑而不自知),我們通常都會去看商業相關書籍。 ​ 但大多數商業相關書籍既枯燥難懂,又不容易落地應用。 ​ 今天,我想與你分享的這本《好懂秒懂的商業獲利思維課:30堂翻轉財務思考框架,開店、創業、經營、工作績效有感提升 》,絕對不是另一本枯燥的商業相關書籍,而是一本讓人「笑著學、學了賺」的商業智慧寶典。 ​ 讓你發現——原來賺錢,不是靠運氣,而是有跡可循! ​ ▋「商業獲利」其實是門數學遊戲,而不是純靠天賦 ​ 很多人以為,創業成功靠的是「靈感」「拼勁」「口才」,但這本書不斷用「數據 + 觀念 + 故事」來告訴我們: ​ 你賺的每一分錢,都是從「決策」來的,而不是從「努力」來的! ​ 舉個例子:有個朋友開了間麵店,生意超好,每天門庭若市,但年終一算帳,居然還虧錢?! ​ 問題出在哪? ​ 出在成本結構沒搞清楚。 ​ 他光顧著「人潮」,卻沒發現「利潤」被高額租金、食材浪費、人事成本蠶食掉了。 ​ 因此,這本書第一課《生產地圖》就狠狠提醒我們:「你知道你的錢花去哪了嗎?」 ​ 企業經營不是靠感覺,而是靠「物料地圖(BOM)」和「時間地圖」,這兩張地圖就像 GPS,幫你找出哪裡有錢坑,哪裡能優化,哪裡該砍掉重練。 ​ 經營企業第一個大重點是:想賺錢,先學會「看數字」! ​ ▋你以為的小錯誤,可能是你公司破產的開端 ​ 第二課《乘數效應》說得很精彩,讓我想到某次在拜訪企業時聽到的一個真實案例。 ​ 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,有一道工序出錯了,結果當下只是小瑕疵,工程師覺得「應該沒影響吧?」就這樣不理它了。 ​ 因為生產都快來不及了,這種不特別檢查就不會知道的小瑕疵,或許有機會混過去。 ​ 結果,這個「小錯誤」被發現,不只客人發怒,還造成了整條生產線報廢,企業更直接損失上千萬! ​ 書裡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告訴你:「如果一個產品的 100 道工序,每道的良率是 99%,那最終的成品良率是多少?」 ​ 答案竟然只有 36.6%! ​ 這告訴我們 「小錯誤,乘以 100,變成大災難!」 ​ 所以,老闆們、主管們千萬別再覺得:「小問題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」,因為累積起來,真的會讓公司死得非常慘。(你會連寫個「慘」字的時間都來不及) ​ 這章節還講了一個「零錯誤管理」的概念,讓我想...

【15/107/1000 分期徒步環島 #4 高雄岡山火車站→高雄楠梓火車站】

圖片
分期徒步環島 #4 高雄岡山火車站→高雄楠梓火車站 7:00~11:00 花費時間:約 4 小時 ​ 最近雖然又忙又累,但還是很珍惜和北鼻一起散步的時光。 ​ 在此紀錄下分期徒步環島 #4 的心得想法。 ​

【14/105/1000 速讀《習慣致富:成為有錢人,你不需要富爸爸,只需要富習慣》】

圖片
你是否曾經好奇,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能夠活得自由自在,而你卻為了生活費盡心思? ​ 你是否曾經幻想,有天絕對要擺脫朝九晚五的束縛,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? ​ 但我相信,大部分人一定是「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來走原路」。 ​ 為什麼? ​ 因為沒錢呀…囧rz ​ 那我們該如何有錢呢? ​ 《習慣致富:成為有錢人,你不需要富爸爸,只需要富習慣》就來與你分享如何做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