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

241231

圖片
台南市政府旁跨年演唱會採排,有興趣參加的朋友不要錯過今晚精彩演出呦

很奇妙的一本書

圖片

「【商業破局15講】02. 流量變現:流量貴、搶客戶該怎麼突圍?」心得

圖片
在商業世界,流量(陌生客群)是企業得以繼續營運下去的根本。 ​ 但在這流量越來越少、越來越貴,還一大堆虛胖陷阱的狀況下,我們該怎樣用更低成本獲得優質流量好做到商業突圍呢? ​ 這次,Jerry 與我們分享的是 ​ 【商業破局15講】02. 流量變現:流量貴、搶客戶該怎麼突圍? ​ 而我,從中獲得了三點心得。 ​ ▋流量的乘法思維 ​ 在我遇到的傳統企業,面對缺乏流量第一直覺,就是找更多業務去找更多流量。 ​ 雖然更多業務會帶來更多業績,但每個業務能力不同,都會有各自的天花板,總業務也會有自己的天花板。 ​ 不易突圍破圈。 ​ 這邊,Jerry 給我們的建議是,可以試著使用乘法思維。 ​ 像電商圈常講的營業額公式就是: ​ 流量x客單(產品)x轉換=營業額 ​ 這邊就要思考,流量能否踩中紅利?產品能否自帶流量?能否讓顧客選購我們產品時的阻力更小? ​ 等等… ​ 或者,可以更深入思考。 ​ 以其更加努力做更多,能否換個更優質的領域、用更少的努力、賺取更多的收穫。 ​ 或者,這件事能否做一得多,像錄製 Podcast 時順便錄影,再透過 AI 將逐字稿輸出,直接做出文章、音頻、影片來分享。 ​ 或者,能否在可容忍的風險範圍內嘗試看看高回報行動,即使存在不確定性,但卻有可能開啟擴大業績、提升增長潛力的可能性。 ​ 最後 Jerry 還說,要透過乘法用低成本獲得認知之外的流量,不是無腦沒日沒夜地拚命努力工作。 ​ 而是持續提升自己的認知思維,勇於跳出舒適圈和既有框架,和找到更高效的做事方法。 ​ 厲害的人同樣是在拚命工作,但卻會努力跳出舒適圈、跳出既有框架,願意思考、願意找認知高手請教更高效的做事方法。 ​ 在思考完、問完後,會回來調整現有策略與做法,只要在風險範圍內,哪怕失敗了也沒關係。 ​ 因為風險可以承擔,但不小心成功了卻會帶來高報酬。 ​ 大多數人則是因為怕失敗,或因為失敗多次而不敢行動呀。 ​ ▋存量的私域養成 ​ 那當我們透過想像力獲得意想不到的流量時, ​ 我雖然知道要讓流量轉存量,才能低成本提高客群信任感。 ​ 但 Jerry 這邊還更細的拆解出私域流量的三個元素,也就是。 ​ 目標x感受x誘因=私域流量 ​ 目標有三高,也就是思考如何與存量做到高信任、高互動、高轉換。 ​ 感受有三點,也就是思考如何滿足存量的痛點、癢點、爽點。 ​ 誘因有三力,也就是思考如...

241216-分期徒步環島 #1

圖片
分期徒步環島 #1:台南赤崁樓→台南奇美博物館 花費時間:約 2 小時 30 分 ​ 太棒了,總算開始起步了。 ​ 在此記錄下我們的分期徒步環島旅程 #1。 ​ ▋源起 ​ 看著越來越大的肚子、越來越弱的體力,在想,有沒有什麼辦法將維持健康的身體呢?(我是不太在意變胖,反而更在意的是有沒精力去應對各種有趣的挑戰) ​ 先前有嘗試過去練合氣道、去健身房、去游泳,也嘗試過吃健康餐、間歇斷食。 ​ 但都無法堅持太久而失敗告終。 ​ 後來,看到黑熊學院舉辦的「接力護台灣」活動。 ​ 其活動並沒有直接告訴支持者,最好要全程參與。 ​ 反而說,可以在自己能力允許範圍內,選擇自己適合的路段一起走。 ​ 這讓我突然想到,很久以前遺忘在心中的「徒步環島」夢想。 ​ 剛大學畢業時,雖然有給自己騎單車環島的畢業禮。 ​ 騎完後也心想,之後一定要找時間來徒步環島一下,用雙腳來體驗台灣之美。 ​ 但出社會後一忙起來,根本就沒有那種可以用來徒步環島的長期假期。 ​ 就這樣,一拖就拖了 17 年。 ​ 這次,因為黑熊學院舉辦的「接力護台灣」活動,讓我想起過往夢想,也讓我想到。 ​ 或許,我不用一次性地徒步環完島。 ​ 或許,我可以向黑熊學院告訴支持者的那樣,在自己能力允許範圍內,分期分段地徒步環島? ​ 上網一查才發現,原來已經有許多人,選擇在工作與生活間,找出空擋來分期徒步環島了。 ​ 於是我就想,要不,我們就來試試看吧。 ​ ▋準備 ​ 好了,心態有了,該如何開始準備呢? ​ 由於是分期徒步環島,能將隨身裝備準備到最少,所以我就決定帶的東西要少到一個隨身小背包的量就好。(年輕時單車環島帶的量,是背個大背包+兩個馬鞍袋) ​ 衣著則是現在運動時穿的簡易排汗保暖的衣著即可。 ​ 比較需要重新購置的是鞋子。 ​ 因為是本身坐在電腦後面的工作,所以我的鞋子只要能穿就繼續穿,一雙穿了四年、一雙穿了八年,穿到鞋底掉了、鞋墊破了都還在繼續穿。 ​ 我就想,這種鞋子穿出去走,可能腳就報廢掉了。 ​ 所以選了號稱久走久站都讓人舒適的 Skechers 越野鞋來穿。 ​ 但面對我這種容易分心的個性,該如何讓我能堅持下去呢? ​ 我選擇的是讓我能經營四年商業心得 Youtube 頻道與用文字經營一年個人品牌的方法-「輸出倒逼輸入」法。 ​ 我就想,為我每次的分期環島拍一支影片、寫一篇文章,讓我會想把這系列作品給用...

241214-來奇美博物館逛聖誕週末

圖片

241213

圖片
雖然《Expert Secrets》一書在台灣已經有譯本了,可拿原文來邊翻譯、邊思考、邊查找資料過程中,依然學到超多只看譯本體會不到的重點。

241209-《峰值體驗2》新書發表會

圖片
這次,有幸參加汪志謙老師的《峰值體驗2》新書發表會,在此紀錄一下。

《專家秘密》|第一章:發起你的群眾運動(Section One:Creating Your Movement)

圖片
── 發起群眾運動的三個共同關鍵點

241201

圖片
耶~太棒了,總算把《網銷秘密》(DotCom Secrets)給翻譯完了,在此留下個心得紀錄。(撒花🎉🎉🎉)

「【商業破局15講】01. 品牌價值:如何讓人指名一定要你?」心得

圖片
在《有錢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小氣,窮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大方》一文中,有一段是這麼寫的。 ​ 「你所賺的每一分錢,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。」 「你所虧的每一分錢,都是因為你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足。」 「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,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他的認知之時,這個世界有ㄧ萬種法子收割你,直到你的認知與財富相符為止。」 「而避免我們淪為孤絕境地的辦法,永遠只有一個,那就是看準目標與方向,沉靜的努力並持續。」 「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以外的錢,除非你靠運氣。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,往往會靠實力虧掉,這是一種必然。」 ​ 所以,若想讓自己事業長期穩定賺到錢、留下錢,就必須持續提高自己認知才行。 ​ 這次,Jerry 與我們分享的是 ​ 【商業破局15講】01. 品牌價值:如何讓人指名一定要你? ​ 而我,從中獲得了三點心得。 ​ ▋業餘到職業高手的顆粒度 ​ Jerry 有特別提到劉潤《勝算》一書中的,從業餘到職業高手的三個差別: ​ 1.判斷力 ​ 業餘認知不足,容易判斷失誤。 ​ 職業高手認知足夠,就算只有 20~30% 的情報,依然能做出大概率正確的決定。 ​ 2.分寸感 ​ 業餘不懂點到為止的分寸,容易讓人困擾而不自知。 ​ 職業高手知道在怎樣場合要做怎樣的事、要呈現怎樣的行為、要講怎樣的話,會給人相處舒服的感覺。 ​ 3.顆粒度 ​ 業餘做事粗糙,容易丟三落四。 ​ 職業高手做事細緻、面面俱到,讓人容易放心。 ​ 其中,讓我最有感的是「顆粒度」。 ​ 或者白話說,就是對事情細節的掌握程度。 ​ 坦白說,因為個性緣故,我一直都不是那種善於掌握細節的人。 ​ 曾經有幸和一些大能夠指引方向、小能夠動手做事的人合作過後發現,他們總能呈現游刃有餘的優雅。 ​ 而我,也非常嚮往成為這樣的人。 ​ 但磨練了幾年,對於細節處理部分,依然容易丟三落四。 ​ 可也發現到,若用鎖鏈(心智圖)或系統(框架)方式來做事,就可以較為無腦地按圖索驥推進事情進度。 ​ 或許,我可以試著從強幹(系統)弱枝(細節)角度,來磨練掌握事情的「顆粒度」? ​ ▋有效的弱連結人脈 ​ 早期我剛出社會時,聽說過「人脈存摺」的重要性,於是有段時間,我非常勤於跑聚會、商會、協會交換名片。 ​ 但當我手頭上累積了上千張名片後我發現,我一個人都不記得,我想,別人也絕對記不得我。 ​ 那這樣的「人脈」,真的會有效嗎?真的能在關...

241129

圖片
拿到今年的勤商日歷 很喜歡它的標語「每天翻一頁,輕鬆學商業」。

《專家秘密》|導論(Introduction)

圖片
── 如何因應召喚你的使命去改善顧客人生

241123

圖片
11/22,有幸參加了 CXO 台南第一次餐桌會,和各行各業朋友暢聊「用人之道 : 企業人才任用、預留與去留的故事」。 ​ CXO 是什麼呢? ​ 其實是大大學院 Jerry 許景泰所創辦的,一個以共學圈(線下讀書會、線上分享/課程)為核心,延伸出人脈圈、商機圈等多種價值的商業網路。 ​ 協助在商業世界中打拚的人們,一個跨越同溫層、突破固有思維的機會,好探索更多未來的可能性。 ​ 其中,有個活動是透過主題餐桌會,與各行各業朋友暢聊,從故事、觀點、建議中互相交流與學習。 ​ 這次,是台南第一次舉辦餐桌會,Jerry 還特別從淡水舟車勞頓到台南與我們餐聚呢。(感謝 Jerry 分享的精彩創業與轉型故事) ​ 有人問到企業越來越難請人該怎麼辦? ​ 有人分享自己過往請人、帶人、留人的經驗。 ​ 還有人分享所在企業是怎樣建立人才培育中心,好支撐起該企業擴展市場的需求。 ​ 而我,則是從政府補助角度分享,或許,可以應用「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」,購買智慧化機具好節省人力的案例。 ​ 雖然餐桌會的時間不長,但精彩的交流與分享,卻是讓人大開眼界呢。 ​ 你也想遇見更厲害的人,與各行各業高手交流嗎? ​ 一起加入 CXO 商戰吧。(我的推薦碼:CXO020691)

241121

圖片
來嘉藥分享青年創業貸款政策

【透過和治華老師一對一諮詢,釐清 2025 目標方向】

最近在開始規劃 2025 年的事業計畫,把今年年初上的陪伴式講師訓其中一個課程《年度目標設定OKR》的筆記又拿出來參考。 ​ 可不管怎麼想,怎麼找答案,都一直有些卡點在。 ​ 於是,就想說使用陪伴式講師訓學員的特權,約治華老師一對一諮詢,看能不能把這些卡點釐清。

《專家秘密》|推薦序(Foreword)

圖片
── 從 0 到 1,960 萬美元的秘密

241117

圖片
下週四《網銷秘密》(DotCom Secrets)線上讀書會簡報總算做好了,126 頁,應該...算有進步。 還有休息時間呢

【今晚,你要來聽聽精彩的碰撞火花嗎?】

圖片
今晚,我將接受治華老師的訪談,亦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受訪,分享我在《陪伴式講師訓》這一年來的心得與收穫。

241114

圖片
今晚,我們來聊聊書 --「認知破局」

241114

圖片
青創講座要開始囉

241114

圖片
紀錄一下

《專家秘密》| 目錄(Contents)

圖片
── 知道《專家秘密》在分享什麼

241112

圖片
為禮拜四台南讀書會分享的《認知破局》一書做準備

241109

圖片
來拜訪廠商

241107

圖片
「產業智慧化及碳產業經濟論壇」要開始囉

《專家秘密》|致謝(Thanks)

圖片

241101

圖片
哇嗚,ChatGPT 搜尋功能上線了

《網銷秘密》|備註(Endnotes)

圖片

241027-【專業變現-幫助專家變現專業】課程心得

圖片
241027-【專業變現-幫助專家變現專業】課程心得

241025-「新創老闆一定要會的 AI小編班」心得筆記

圖片
10/25,是今年第 32 場的「AI行銷班」

241024-線上讀書會心得

圖片
讚,完成今年第四場線上讀書會,感謝各位朋友的參與。 ​ 突然發現,累積了好多活動心得沒寫,會一直思思念念。 ​ 真的要找時間趕快寫一寫了。(現在有種沒寫完心得,就不算把事情做完的 FU~ )

241024

圖片
收到一顆跟臉一樣大的柚子

241024

圖片
今天來教最後一堂

241024-「新創老闆一定要會的 AI小編班」心得筆記

圖片
10/24,是今年第 31 場的「AI行銷班」,由於要配合學校課綱,課程名稱為:(AI與商業應用)-O2O商業應用-「自媒體行銷應用實務學程」。 ​ 這是一個來南台科大,為「行銷與流通管理系」的同學,每週分享一次,連續四週,每次三小時的課程。 ​ 前面三堂,我主要聚焦在分享如何用 AI 寫文案、做圖片、生影片,以及如何用 AI 做簡報、如何用 AI 語音模式、如何用 AI 問出適合自己專業的個人品牌定位。 ​ 今天這堂我就想,前面講的再多,其實都只是一個又一個的行銷元素,並不能創造巨大的成效。 ​ 只有把這些元素,按照正確的行銷流程來擺放,才能創造巨大的成效。 ​ 所以今天這堂課,主要聚焦在如何將行銷流程/銷售漏斗給架構出來,並透過 AI 來事半功倍完成與優化。 ​ 也為我 10/27 台北的私揪課【專業變現-透過最簡單的集客策略變現你的專業】做預演。 ​ 期望能提升同學們的 AI 與行銷知識有幫助

《網銷秘密》|結論(Conclusion)

圖片
── 12 步驟實現所有夢想中的成功

241017-「新創老闆一定要會的 AI小編班」心得筆記

圖片
10/17,是今年第 30 場的「AI行銷班」,由於要配合學校課綱,課程名稱為:(AI與商業應用)-O2O商業應用-「自媒體行銷應用實務學程」。 ​ 過往我分享的 AI 行銷內容,主要是聚焦在如何在三小時內,帶學員體驗如何用 AI 寫文案、做圖片、生影片。 ​ 這次,因為學校有其限制,無法要求學生帶電腦來實作,也無法開個可以分享作品的 Line 社群,互動也變得更少。 ​ 所以課程分享時我都在不斷思考,如何用更簡單易懂的方式、帶入更多有趣的案例,讓學生知道 AI 可以做到哪些事,吸引他們興趣後,讓他們下課願意自己玩玩看。 ​ 先前兩次上課,我主要用先前常用的工具分享如何用 AI 寫文案、做圖片、生影片。 ​ 今天課程,我就試著分享,如何用 AI 做簡報、如何用 AI 讓照片動起來、如何用 AI 語音模式打辯論、如何用 AI 問出適合自己專業的個人品牌定位。 ​ 期望對提升同學們的 AI 知識有幫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