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究竟是什麼?


──快速又低成本打動人心的秘密


生活中,我們常常見到麥當勞、星巴克、7-ELEVEN等各式各樣的品牌。

那你有想過,為什麼這些企業要經營品牌嗎?

又或者,你有想過說,為自己企業打造一個品牌呢?

今天,我們就來細說一下,「品牌」究竟是什麼?


▋少有打造品牌的台灣代工

我自己在服務台南各種傳統廠商過程中發現,大部分老闆要嘛是業務思維,要嘛是生產者思維。

業務思維就是努力出去主動搶訂單,生產者思維就是努力製作出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。

那這兩種思維造就了台灣代工產業的發展,更造就了台灣經濟奇蹟的榮景。

可就在大陸、印度、東南亞製造業發展開始逐步起飛時,台灣這種低價搶單做出高品質產品的模式已經逐漸喪失優勢。

反過來說,現在台灣廠商要思考的方向是…

「如何讓顧客自動找上門」

也就是做好「品牌」這件事。

▋降低顧客選擇成本的品牌

那為什麼做好「品牌」這件事就可以「讓顧客自己找上門」呢?

要知其然之前,必須先知所以然。

要不然,很容易只知到表面現象,而不知道本質及其產生原因。

要知道,很多時候我們與顧客交易過程中,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。

是在於顧客根本就不知道你的存在,不了解你與競品的區別,更不明白你家產品能解決什麼問題或滿足怎樣需求。

因此,你就必須要花很大力氣,不斷跟顧客講說:

「你是值得信任的」

「你家產品有怎樣好棒棒優勢」

「你家產品為什麼絕對是值得購買的」

說服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,往往非常驚人。

有時,成本可能高到,企業還沒賺回足夠利潤前,就因此倒閉了。

其實,這個問題,從人類有歷史以來,就一直在想辦法解決。

解決的方法之一,就是打造自己企業的「品牌」。

品牌的英文是 Brand,它古挪威文的意思是“燒灼”。

早期,古人用這燒灼的方法,標記自己的財產。

就像我們小時候,在自己的東西寫上名字一樣。

到了中世紀,歐洲的手工藝者,為了讓顧客能區分他們與競品的不同。

就用這方法,在自己產品上,燒灼出獨特的標記。

如果產品好,顧客就會把他的喜愛,積累在這個燒灼的標誌上。

好在下一次需要同樣產品時,省去搜尋、比較、瞭解、信任的過程。

甚至,還會直接跟別人分享,要買這類型產品,就一定要指定有這特殊燒灼標誌的才行。

這,就是「品牌」概念的雛形。

「品牌」就像個容器,讓顧客在選擇時,順間就知道這產品背後代表著什麼意義。

想要購買這意義的顧客,就可以省下選擇過程中要花的時間與成本來直接購買。

對企業來說,做好「品牌」這件事,就能節省下與顧客往來的交易成本呀。

那具體來說,我們可以在「品牌」這個容器中,裝入怎樣的意義呢?

通常會有三種意義。

▋在「品牌」中裝入「品類」價值

「品類」價值是什麼?

簡單來說,就是你的產品能不能切入一個相對小眾、競爭者少的市場,並滿足這些顧客的需求。

像在台灣,手搖飲料店已經滿街都是。

若你想開一間隨處可見的手搖飲料店的話,很容易就會被市場淘汰。

這時候,你可以去思考,既然手搖飲料已經被證實為能賺錢的大眾市場了,那你有沒有辦法切出相對小塊,有需求但競爭少的市場?

經過市場調查後,你可能會發現。

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手搖飲料店,提供的都是茶飲。

若你主打新鮮牛奶的手搖飲,豈不是可以滿足那些不愛喝茶,愛喝牛奶調飲的族群嗎?

又或者。

你可能會發現。

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手搖飲料店,提供的飲料都不健康。

若你喝了可以保健康的果醋飲,豈不是可以滿足那些,想要健康又愛喝手搖飲的族群嗎?

這類的品類拆分方法,就是商業領域中著名的「定位」策略。

若你能夠在你的「品牌」中,裝入滿足特定族群需求的「品類」價值的話。

將可以省下行銷與曝光的成本,讓這些有特定需求的族群,主動找上你。

▋在「品牌」中裝入「品味」價值

「品味」價值比較感性,也難以定義清楚。

主要是聚焦在,人們如何過得更對、更好、更美的生活上。

若「品牌」要有「品味」價值,很多時候,非常看創辦人是否有生活「品味」。

是否願意在產品上,願意更多地做對、做好、做美。

像明明就是很硬的、很機器風格的 3C 產品,Apple 就是有辦法加入獨特品味,讓其產品有種柔和的未來設計感。

像明明手錶、包包、鞋子,就是用來看時間、裝東西、走路時保護雙腳用的。

勞力士、GUCCI、Christian Louboutin 等品牌,就硬是可以把這些東西裝入獨特的「品味」價值。

讓買的人能彰顯品味裝逼,讓旁邊看的人羨慕不已呀。

▋在「品牌」中裝入「品質」價值

若你的產品,「品質」做得比別人好的話。

重視「品質」的顧客,自然而然就會自動上門。

像在 20 世紀初,日本經濟處於一個停滯的狀態。

無印良品這個品牌,就在 1983 年誕生。

他們的口號是物超所值,還特別強調「品質」的價值。

甚至,為了彰顯他們對「品質」的決心,還特別不在產品上放商標。

為了降低成本,只給顧客最好的產品。

他們產品的包裝設計都非常簡潔,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顏色。


結果,卻因此造就了他們的品牌神話呢。


▋總結與啟發


在急著做品牌前,請先靜下心來思考。


你希望在顧客心中留下怎樣的印象?


是希望顧客認為你的品牌是在專門服務某特定人群?


還是希望顧客認為你的品牌有能彰顯自己的品味?


抑或是希望顧客認為你的品牌物超所值呢?


謀定而後動,只有深刻思考完這部分再行動,品牌才不會變成個沒印象的商標呀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