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怎樣升級你的說服力》|05.|心得


── 電影算法:觀點平淡,該如何說服


雖然,在上一講中,李南南老師與我們分享了,經歷平淡要如何吸引人的秘訣。

可倘若,你的觀點就不是這麼的石破天驚,就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,要如何吸引人呢?

這就要讓你的觀點有更高的意義感了。

也就是影劇故事常用的「昇華」。

要讓觀眾覺得你不是在做一件普通的小事,而是在做一件能拯救全人類的大事。

有了昇華,你就可以在情緒上感染聽眾,從而大大提升說服的可能性。

這樣的技巧,時常被應用到電影上。

為什麼?

因為電影的時長比較短,需要更有效率地讓觀眾在一個半小時內有情緒的累積與釋放。(昇華)

像小說、漫畫或電視劇,因為時間長,所以可以通過積累困境的方式,來實現昇華。

比如《西遊記》中的唐僧,為什麼這麼讓人敬佩?

因為唐僧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,度過了九九八十一難,一般人根本就堅持不下來。

可如果,唐僧師徒四人,不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,而是只經過一難呢?

你還會佩服他嗎?

肯定不會。

這時你可能反而會想,他經過的這一難算個屁,我的人生苦多了,為什麼我還要浪費時間來看這小說?

換句話說,小說、漫畫或電視劇,若要實現昇華,就要講一個夠長的、足夠塞入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。

與其相比較下,電影時長就短多了。

因此,電影要用更有效率的方式,來吸引觀眾進入電影世界,來挑動觀眾情緒,來讓觀眾跟著主角一起喜怒哀樂,最終釋放累積的情緒。(昇華)

若劇情不夠有效率,觀眾很容易就會看不下去。

所以電影追求的,不僅僅是昇華,更是快速昇華呀。

▋快速昇華模型

那我們要如何快速昇華觀眾的情緒呢?

就要來理解,電影常用的快速昇華模型。

簡單來說,可以分為三步驟:

・第一,主角要有一個目標。

・第二,主角為了實踐目標,經歷了一系列的衝突考驗。

・第三,主角最終實踐了目標,可這個目標卻不是他最初的目標,而是一個高於最初目標,更有意義的目標。

當我們將這公式進一步簡化,就會得到:

「快速昇華=反覆衝突+目標偏離」

看到這邊,你可能不是很懂,我用個我很喜歡的精彩電影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舉例說明,你就會明白了。



布魯斯・偉恩小時候,和瑞秋在花園玩耍時,不小心掉進一口荒廢的枯井裡,從而落到了家中底下的一個洞穴中。

就在等待救援過程中,一群蝙蝠撲面而來,把布魯斯・偉恩嚇得驚慌失措,從此他也對蝙蝠產生了巨大的心理陰影。

之後,和善的父親托馬斯・偉恩把布魯斯・偉恩救了上來,並告訴布魯斯・偉恩,我們摔倒的原因,就是為了學會站起來。

好鼓勵布魯斯・偉恩跨越恐懼。

可年少的布魯斯・偉恩還不懂父親分享的道理,蝙蝠的陰影依然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。

在某日,偉恩一家去看歌劇。

當中有一幕象徵著群魔亂舞,讓布魯斯・偉恩再次想起成群蝙蝠的恐懼。

嚇得布魯斯・偉恩央求父親提前離場,於是偉恩一家從後門出去。

結果,遇到一位歹徒持槍搶劫,在慌亂過程中,歹徒不小心槍殺了布魯斯・偉恩的父母。

讓布魯斯・偉恩成為了孤兒。

布魯斯・偉恩認為這都是他自己的錯。

因為是他要離開劇院,所以導致雙親被殺,這讓他背負著難以抹滅的悲痛與創傷。

這段悲慘的記憶和從他小時候就纏著他的恐懼交織在一起,成為了他心中巨大的陰影。

從此,布魯斯・偉恩離開傷心地-高譚市,去了普林斯頓大學就讀。

父親的偉恩集團就由董事會去打理。

若布魯斯・偉恩就這樣,平靜安穩地度過他的一生,也絕對會過上讓一般人羨慕的人生。

可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,當布魯斯・偉恩得知,當年殺害雙親的歹徒要舉辦聽證會時,他急忙的趕了回來。

此時,他的目標只有一個,那就是用復仇的方式,親自槍殺了這個歹徒,好為父母報仇。

這歹徒在聽證會上,答應要指證高譚市勢力最大的黑手黨老大卡麥・法爾康尼好獲得假釋。

當聽證會告一段落,歹徒走了出來,布魯斯・偉恩正要準備扣動板機,槍殺這個歹徒時,卻被卡麥・法爾康尼派過去的殺手搶先殺掉了。

之後,布魯斯・偉恩在青梅竹馬的檢察官-瑞秋・道斯的開導下才知道。

原來高譚市,還有許多因為經濟大蕭條過不下去的流浪漢。

而黑手黨老大卡麥・法爾康尼剛好就著這機會趁火打劫、壯大自己。

瑞秋・道斯告訴布魯斯・偉恩,雖然他的雙親是因為被那歹徒槍殺的,可製造那歹不得不去搶劫的環境,卻是卡麥・法爾康尼一手造就的。

瑞秋・道斯的耳光,搧醒了布魯斯・偉恩。

布魯斯・偉恩扔掉槍,單獨去找卡麥・法爾康尼對峙。

布魯斯・偉恩想告訴卡麥・法爾康尼,他並不怕他這個黑手黨老大。

可卡麥・法爾康尼卻一眼看穿了年輕無知的布魯斯・偉恩。

三言兩語擊穿了布魯斯・偉恩的心理防線。

並告訴布魯斯・偉恩,他有的是辦法讓布魯斯・偉恩痛不欲生。

卡麥・法爾康尼刺激著布魯斯・偉恩,說他失去雙親沒什麼了不起,他依然是個不懂人間疾苦的公子哥,不了解真正的犯罪世界。

這段話讓布魯斯・偉恩大受刺激,讓布魯斯・偉恩決定出走,放下自己原生家庭的身份,深入到真正的底層人民生活,甚至是罪犯的世界。

布魯斯・偉恩認為,只有這樣親身經歷的真切感受,才能明白如何真正拯救高譚市。

這是布魯斯・偉恩的第二個目標。

因緣際會下,布魯斯・偉恩在一座監獄中,聽聞亨利・杜卡他們的「影武者聯盟」組織是怎樣實踐正義的。

於是,布魯斯・偉恩決定去喜馬拉雅山上,追隨亨利・杜卡,好開拓自己的正義之道。

後來,在亨利・杜卡的嚴格訓練下,布魯斯・偉恩除了學會了各種忍術和格鬥術外,還學會了如何體會心中的恐懼,並讓恐懼與自己融合在一起,好真正征服恐懼。

這是布魯斯・偉恩的第三個目標,成為有能力實踐心中正義的人。

那當布魯斯・偉恩通過考核,正要加入影武者聯盟時。

影武者聯盟才說出他們組織真正的目的,也就是毀滅他們眼中無可救藥的高譚市。

布魯斯・偉恩當然是拒絕的,因為他發誓自己不會殺人。

於是,布魯斯・偉恩決定毀掉影武者聯盟。(這過程中殺了不少人吧~XD)

一陣鏗鏗鏘鏘、乒乒乓乓、批哩啪拉的打鬥過後,影武者聯盟就被布魯斯・偉恩給毀掉了。

這是布魯斯・偉恩的第四個目標。

最終,布魯斯・偉恩回到他出身的高譚市,決心改變高譚市的罪惡現況,好讓正義回歸。

並創造出了「蝙蝠俠」這個讓罪惡聞風喪膽的象徵。

這是布魯斯・偉恩的第五個目標。

到了這邊還沒完。

這第五個目標要完成,還需要先完成幾個小目標。

一開始,蝙蝠俠只是想要掃除卡麥・法爾康尼的黑手黨勢力與警政界面的腐敗。

掃除過程中竟發現,黑手黨老大卡麥・法爾康尼背後,還有透過會使人陷入恐懼的藥物來控制眾人的精神科醫師-強納森·克萊恩,也就是蝙蝠俠當中的大反派-稻草人。

然而,當蝙蝠俠好不容易阻止強納森·克萊恩對高譚市民散播會使人陷入恐懼的藥物時,真正的幕後黑手才出現。

原來,布魯斯・偉恩在毀滅影武者聯盟時,手下留情,並沒有處理掉亨利・杜卡。

沒想到的是,亨利・杜卡才是影武者聯盟背後的實際掌權者,而他,也依然秉持著組織實踐正義的想法-毀滅罪惡都市高譚市,並因此和稻草人聯手。

在蝙蝠俠的努力之下,高譚市獲得了拯救。

處理完這些檯面下的齷齪後。

明面上,布魯斯・偉恩透過慈善基金買回偉恩集團的股票,成為偉恩集團的最大股東與老闆,並開始整頓腐敗的偉恩集團。

最終,布魯斯・偉恩希望透過偉恩集團的商業力量,再度把高譚市帶回正軌。

哇嗚~你看,在短短2小時20分鐘裡,我們看到了布魯斯・偉恩成為蝙蝠俠的過程,與蝙蝠俠拯救高譚市的過程。

這過程中,布魯斯・偉恩不斷轉換自己追逐的目標,每一個新的目標都比前一個舊的目標還要來得更高些。(每次轉換還很合理,這真的不容易做到)

布魯斯・偉恩的目標,從完成小我的復仇,變成成就大我的正義。

這過程中,我們這些觀眾,也跟著布魯斯・偉恩度過他那轉折不斷的人生。

可倘若,觀眾看到的,僅只單純是布魯斯・偉恩因為小時候目睹雙親被歹徒槍殺,長大後就發誓成為高譚市打擊罪犯、維護正義的蝙蝠俠的話。(早期蝙蝠俠電影)

雖然,我們依然會很爽快地看蝙蝠俠如何打擊犯罪、維護正義,可我們肯定不會那麼感動,甚至覺得有點假。(像《蝙蝠俠 4:急凍人》?)

這種一波多折的衝突,就是電影快速打動觀眾,屢試不爽的公式呀。

▋如何運用快速昇華模型

好,我們了解完了電影《蝙蝠俠:開戰時刻》是怎樣運用快速昇華模型了。

接著我們來了解一下,要如何把這個快速昇華模型用到我們自己的故事上,好提升說服力。

從前面敘述中,我們知道了,快速昇華的關鍵,就是在於快速把自己的原始目標,導向另一個目標。

要注意到的一點是,真正打動人心的,不在於你的起點目標,也不在於你的終點目標,而是從起點到終點過程中的目標變化路徑。

在這邊,李南南老師與我們介紹兩種,引導目標最常用,也最有效的路徑。

・第一種,從“人類”到“我”

也就是說,把一個群體的事情,當成一個人的事情來說。(跟我在行銷上把一個群體,當成一個典型的客戶誌/人物誌/受眾頭像來看待一樣)

如果你的觀點本身非常宏大,宏大到一般人難以想像,像世界和平、保護環境、保護野生動物等等。

就可以用這方法,把一個大目標,裝進小系統。

把一個宏觀事件,落實到一個具體的個體上。

對我來說,雖然從小到大都一直聽到要保護環境的號召。

可大多數時候,當我聽到,氣候增加 2 度 C 就會怎樣造成南北極冰層融化、陸地被淹,或者不要亂丟或製造垃圾,最終會影響食物鏈,使我們自己吃到含垃圾元素的食物等等資訊時。

我都會想,那些呼籲要保護環境的頂級號召者,如美國前副總統高爾、好萊塢頂級明星等,為什麼不自己少搭一趟私人飛機?

為什麼不去找真正污染環境的大企業的麻煩?

為什麼不呼籲高污染國家減少污染排放量?

處理掉一個這些真正的大麻煩,不就比呼籲小老百姓來做會更有效果嗎?

可是,這些頂級號召者,反而叫我們這種小老百姓少用塑膠製品、做好垃圾分類,買貴鬆鬆但號稱能節能環保的交通工具。

總會讓我不自覺、陰謀論地想,他們是不是在這號召過程中,擴大自己影響力,好擷取自己的利益呢?

(志祺七七分享:假環保套路大公開!企業怎麼靠唬爛「漂綠」,搶賺綠色商機?:https://youtu.be/iTy8t23wRyI?si=xIlUD1yfihJS69Rr

坦白說,多年來,雖然我沒有特別製造污染(我是覺得與製造污染的無良企業與放任污染橫行的國家相比,根本就不算什麼),但也沒特別把環境保護這件事放在心上。

直到有一次,看到一支影片。

那支影片拍攝的是環保人士幫海龜拔出鼻子中 10 公分長塑膠吸管的畫面。

畫面中,海龜的鼻孔流血,喘著粗氣、難受的模樣,讓我隔著螢幕都感受到了海龜的痛苦。

https://youtu.be/4wH878t78bw?si=-RB1j5Otrk2aWiEP

看完後,我買了人生中第一支環保吸管和飲料杯,也在生活中更加注意有沒可以實踐環保的動作。

不敢說我的生活,全部都符合環保,但至少,這影片讓我開始把注意力的重心,從「為什麼不叫他們先做好」,轉移到「我可以做什麼來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」上。

另外,還有個例子是,打到現在還沒停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。

雖然我因為有在關注台海情況的資訊,有稍微去理解《阿共打來怎麼辦》,甚至,還有在第一時間支持黑熊學院在嘖嘖上的募資計畫「戰爭來臨前做好最壞的打算|黑熊學院 民間防衛訓練計畫」,並參與了幾次相關課程。

所以,我是還蠻同理烏克蘭狀況的,也捐助了一些錢給烏克蘭。

不過,要讓沒這些概念的親朋好友接受這些觀念,真的,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呀。

後來,開始有烏克蘭的相關影像流出來。

有逃難的民眾、被轟炸的房屋、進擊的侵略者…

在在都顯示著烏克蘭人民所受的苦難。

那當我把這些影像傳給那些沒概念的親朋好友,並問說:

「你希望未來變成這樣嗎?」

「烏克蘭為了所謂的和平,放棄了核武,放棄了原本強大的武裝,甚至放棄了原本的領土-克里米亞,可俄羅斯有放棄侵略(特別軍事行動?)嗎?沒有,俄羅斯反而軟土深掘地要求更多」

「只有強化好自己,讓侵略者知道,要侵略成功,必須要花上無法付出的代價時,才能換來真正的和平」

我那些沒概念的朋友,才聽得下去呀。

・第二種,從“我們”到“全人類”

也就是說,把某個組織的事情,變成是全人類的事情。

把小目標,裝進大系統。

許多頂級的商業領袖,都是這樣搞的。

像 Apple 的創辦人 Steve Jobs。

他的夢想是改變世界,也為此推出了經典廣告-Think Different 不同凡想。

可說到底,Steve Jobs 真的改變了什麼?

他其實改變的是人類與電腦的互動模式,他其實改變的是人類的手機使用習慣,他其實改變的是人類對電腦應用場景的想像。

那這些改變最重要的目的是什麼?

當然是讓 Apple 可以賣出更多商品或服務啦。

可如果,Steve Jobs 提出的口號不是改變世界,而是改變電腦、改變手機、改變手錶、改變人與電腦的互動模式的話。

估計她什麼也改變不了,也不可能創造出擁有宗教情懷般的 Apple 信徒,更不可能創造出有如此高市值的龐大商業呀。


(網路上的梗圖,在說明為什麼 Apple 信徒會買 iPhone 手機而不買 Android 手機)

現在的世界首富 Elon Musk,也是這樣的人物。

他會跟你說,地球資源再這樣浪費下去,遲早會耗盡,逼得人類不得不移民太空。

這就意味著,我們必須解決在太空旅行中會遇到的能源問題。

那解決的方法是什麼?

當然是成立一間又一間的公司,提前做好技術的研發。

而我們,若想要支持他的理念,可以購買這些公司在研發過程中不小心產生的副產品,像電動車、太陽能、可回收火箭、超迴路列車、人機互動介面、AI人工智慧等等。(收購 Twitter 並改名成 X,這迷之操作我就看不懂了)

你看,歸根結底,Elon Musk 還是個商人,還是在努力賣出自己旗下公司的商品或服務。

可經過這樣的包裝,你會感覺,他做的,不僅僅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而已,也是屬於全人類的事。

並因此,更認同他的觀點,並購買他旗下公司的商品或服務呀。

以上這兩種方法,都有一個共通點。

那就是“把一件和你無關的事”,變得“和你有關”。

當你看到某個具體的人事物時,你就很容易代入自己,很容易讓這件事“和你有關”。

當某人,把他的故事說得和全世界有關,這也意味著,一定“和你有關”啊。

▋總結與啟發

回顧一下,今天李南南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三個重點:

・第一,快速昇華=反覆衝突+目標偏離

電影快速打動觀眾的故事是,反覆衝突+目標偏離。

也就是主角經過反覆努力與不斷衝突後,最終實現的目標,已經不再是原本的目標了。

而且,最終實現的目標的意義,一定是高於原本的目標的。

・第二,從“人類”到“我”

當你需要說一件很大的、人們難以想像的概念時,可以把“人類”置換成“我”。

也就是把大目標裝進小系統裡面。

・第三,從“我們”到“全人類”

那當你要說一件沒那麼大的事情時,需要把“我們”置換成“全人類”。

也就是把小目標裝進大系統當中。

到了這邊,你就可以思考一下,若你的經歷平淡無奇的話,要怎樣運用今天學到的概念,將你的個人品牌故事變得精彩萬分呢?

怎樣升級你的說服力in得到:https://d.dedao.cn/EEqmvng1ct61Ke1E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