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讀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: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》
── 打造專屬自己,且擁有自由、專業、獲利、成就感的夢幻工作
工作上,你是那種「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醒來走原路」,想改變卻又不知道如何改變的人嗎?
這本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: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》,是閱讀前哨站站長-瓦基。
透過他的成長故事與我們分享,如何有系統、有步驟地打造專屬於自己,且擁有自由、專業、獲利、成就感的夢幻工作。
▋瓦基是誰?
他原本是台積電主管。
在所有人眼中,就是個妥妥的人生勝利組。
可由於太重視工作成就,又對未來沒有規劃,總是跟著公司要求調整原本的安排。
直到他女友提出分手後,他才驚覺到。
原來,他所追逐的更高地位、更大權力、更多金錢,一但沒有可以共享的另一半,其實什麼都不是。
所以,瓦基為了想挽回心愛女友,也為了挽回自己人生。
於是,他開始博覽群書,開始思考如何一步步打造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夢幻工作。
▋Part1:畫出專屬於你的人生地圖
─ 從自己出發
《愛麗絲夢遊仙境》的柴郡貓(Cheshire Cat)說:「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,走條路其實一點都不重要。」
在人生旅途上,若你沒有地圖、不知去哪好,很容易就這樣邊迷路邊浪費時間。
因此在這邊,瓦基用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:用這張圖,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》書中分享的探索自我方式,來一步步畫出專屬於自己的人生地圖。
我們可以先透過一些簡單步驟,從自己擅長又喜歡的事來認識自己。
並思考,自己這輩子,到底想要成就怎樣的意義。
▋Part2:先想像終點,才能規劃路徑
─ 制定目標
當我們思考出自己這輩子想要成就的意義後,就可以規劃自己的短中長期里程碑。
由於瓦基這邊規劃的,是自己夢幻工作的未來。
所以,他就用商業模式九宮格的形式,規劃出自己離職創業後,一人公司的營運和盈利計畫。
接著,把這計畫拆解成每天可以執行的小行動,好逐步實踐。
▋Part3:保持動力的三種方法
─ 內在動能
根據統計,約 77% 的人,會在年度計畫定完的一週後放棄。
而我們的人生計畫,也可能會在執行過程中放棄。
所以,要如何維持能持續前進的動力就非常重要。
這邊瓦基透過打造能維持自己習慣的環境、持續不斷的學習,建立與世界的連結,來維持持續前進的動力。
▋Part4:啟程後的循環式優化
─ 回顧與檢討
許多人就算知道前述所有的一切卻還不願開始行動的原因,就是害怕失敗丟臉與完美注意作祟。
那解決這兩個原因的方法,就是開始行動,並逐步優化自己的行動。
就像網路上流傳的一句話「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,但你需要開始才會很厲害」。
但這邊要注意的事,由於手頭資源有限,千萬不要盲目行動。
最好在行動前分析一下,做了這件事情,對自己長期來說有沒幫助。
若有幫助,就透過 PDCA 循環,讓自己不斷迭代提升。
若沒有幫助,就算短期能賺大錢,也不要去做。
▋Part5:遇到叉路的選擇與勇氣
─ 相信自己
那在前進路上,一定會遇到許多外在的批評指教與內在的自我懷疑。
這邊,瓦基爸爸問了瓦基為什麼要放棄穩定年薪 300 萬的工作,卻去衝不知未來在哪的事業。
瓦基很精彩的一一回應,也更堅定自己走上這條路的選擇與勇氣。
我覺得,想要辭職創業的朋友,都可以拿這些問題問問自己。
我相信,若你都能完整回答出來,對於自己選擇的這條路,一定會更加有底蘊、更加有勇氣去走完。
▋瓦基的成長飛輪
飛輪效應(Flywheel Effect),是管理學大師吉姆・柯林斯(Jim Collins)提出的。
用來說明,若經營者想要成就卓越的企業。
仰賴的,不是某次暴賺的行動、計畫或產品。
而是靠一次次的嘗試、累積、改善,才能長期穩定獲得令人驚嘆的成果。
上述的 Part1 到 Part5,則是瓦基將飛輪效應的概念,用到個人身上的拆解。
那瓦基就把剛辭職創業時,原本不多的精力與資源,放在持續經營這五個部分上。
一開始,一定會經營的非常辛苦。
可當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的經營下去,最終,就成就了你現在看到的、精彩的「閱讀前哨站」呀。
▋總結與啟發
當初,看完這本《只工作、不上班的自主人生:人氣podcast製作人瓦基打造夢幻工作的14個行動計畫》時,我就非常驚嘆於瓦基是怎樣把這麼多、各式各樣的商業理論,拆解成個人可以執行的步驟。
早期我看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:用這張圖,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》時,坦白說,根本就不明白其中的環節該如何進行。
瓦基用自己親身經歷拆解後,我才明白。
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:用這張圖,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》一書中,關於探索自己的熱情與專業的步驟該怎樣執行。
可在個人商業模式的運作上,我還是太急著完成短期目標而急功近利了。
於是,今年選擇在策略思維商學院陪伴式講師訓中慢慢學習、逐步修煉。
除了學習如何做得更好外,也期望透過這優秀的環境系統來運轉自己的成長飛輪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