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3月, 2025的文章

【30/122/1000 「AI Know 聚」 心得】

圖片
最近,AI 工具一直推陳出新,我有上過不少相關課,也有應用在工作上。 ​ 但這些學習與應用,都只有我個人在使用,並不清楚其他人怎用,或有沒更好的用法。 ​ 於是,就想參加 Penny 在台中舉辦的「AI Know 聚」,想說看看有沒機會與 AI 同好一起交流。 ​ 雖然活動只有短短兩小時,但卻異常充實。 ​ 其中,我覺得最有趣的部分,是貴賓分享與 AI 微專案部分。 ​ ▋貴賓分享 ​ 由於我主要做行銷工作,學各種 AI 工具時,也都聚焦在如何用在行銷上。 ​ 雖然我知道 AI 工具應用在其他方面也非常棒,但就是囤了一堆課沒想看。 ​ 這次,看到路老闆分享,如何將用 AI 做出一個客服機器人。 ​ 我知道,GPTs 只要把資料庫放上去、指令調整好,就可以將其做成一個客服機器人。 ​ 但要將其串些到網站上的程式碼,我就真的不太清楚怎麼寫。 ​ 沒想到,路老闆直接問 AI,請 AI 寫個可以串些的程式碼,幾經調整後,就可以使用了。 ​ 哇嗚~這招真帥。 ​ 再來,第二個講者分享 Zeabur 的應用。 ​ 恩…坦白說,這實在太工程了。 ​ 我實在有聽沒有懂,也不知道可以應用到我生活或工作的什麼地方。 ​ ▋AI 微專案 ​ AI 微專案部分,看到許多人享用 AI 解決的問題,才發現,原來還是有這麼多問題待解決的。 ​ 而為了讓這些問題能更具體好解決,Penny 就帶這些提問者用 5W1H 架構,將這些問題用工作分解結構(Work Breakdown Structure,簡稱 WBS)來拆解。 ​ 很有趣。 ​ 接著,就用小型工作坊方式,把 6 個問題分配給 6 桌,其他人則選擇想一起解決的問題。 ​ 由於我偏行銷,所以第一選擇是想了解如何透過 AI 產製能用來行銷的內容,第二選擇是想了解如何透過 AI 生成簡報、影片與做會議紀錄。 ​ 可第一選擇實在太多人了,我就選擇了第二選擇那桌。 ​ 原本想說聽聽看有沒有趣但我還不知道的新作法,沒想到,聊著聊著,因為我有用 AI 生成簡報、影片的經驗。 ​ 就變成了拿我的經驗來分享了。🤣 ​ 我用 AI 生成簡報的方式,是透過 ChatGPT 整理出簡報大綱,再把這大綱丟到 Gamma,讓裡面的 AI 幫我自動生成簡報。 ​ 我用 AI 生成影片的方式,是透過 ChatGPT 寫出影片腳本,再把這腳本丟到「剪映」中,請其 AI 幫...

【29/121/1000 講師訓同學小聚】

圖片
這次,由於要上台北上課,所以就約講師訓同學來辦個講師小聚。 ​ 上次辦講師小聚時,最麻煩的是找場地,還有聊天到一半,離時換場地的狀況。 ​ 這次,感謝 Imah 提供提供「米朗琪」的招牌總匯三明治和鬆餅,溫暖的水果茶和花草茶,以及最棒的、能放鬆聊天的空間。 ​ 我自己是屬於比較理性的商業人,對於 Imah 那種軟性的身心靈領域,比較難以理解。 ​ 而聽著 Imah 在身心靈領域的學習與體悟,她教室發生過的狀況與故事,以及未來想要做的事情。 ​ 在在都讓我覺得,Imah 真是非常專注又厲害,就算步子邁的比較小,依然能堅定信心地前進。 ​ 我一直都知道 林嘉偉 非常熱心在群組裡面做書籍分享,也時常邀講師訓同學做線上線下的小聚,也稍微知道他的工作好像是在台北做包租代管生意,但更細節部分就不清楚了。 ​ 這次,剛好有時間,阿偉就與我們分享了,他做包租代管生意過程中,是如何面對陌生開發的、是如何回應房東疑問的、是如何排除問題房客的。 ​ 雖然阿偉都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來分享,讓我們聽了一個又一個好玩的故事。 ​ 但我知道,這些故事,都是血淚換來的教訓,以及事過境遷的豁達才說得出來的。 ​ 而且,我也覺得阿偉的這些經驗,非常適合分享給更多的房東。 ​ 哈,有機會若能將其經驗變成知識產品,透過銷售漏斗來賣就好了。 ​ 在大家天南地北聊天過程中,Daisy Sun 總能適時拋出一些發人省思的疑問。 ​ 這些疑問,也讓我看到,原來從沒接觸過該領域的小白,在剛碰到該領域時,心中可能會有的困惑與煩惱。 ​ 對我來說,我就很容易想要直接提供解方、解決問題。 ​ 可 陳重諺 卻能夠從問對方感受開始,透過引導與比喻,來讓提問者能夠反思自己問題,從而自己找到答案。 ​ 這方法著實讓我大開眼界。 ​ 重諺另外還分享了他的個人品牌經營路徑: ​ 「熱愛 → 分享 → 經營 → 志業」 ​ 很多時候,與其焦慮經營個人品牌過程中,可能會遇到怎樣的問題(但其實有 90% 問題都不會發生),倒不如從自己熱愛的領域開始鑽研。 ​ 鑽研到一個程度,累積到一定經驗後,就會開始想找同好交流。 ​ 在這資訊時代,網路就是最好找到同好的地方。 ​ 因此,就可以透過在網路上不斷分享相關內容來吸引同好。 ​ 當名聲累積到一定量時(或名單),就可以透過商業模式的經營方法使其變現。 ​ 那當熱情變事業時,一定會遇到很多狗屁倒灶的問...

【28/121/1000 大人學「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」課程心得】

圖片
你跟我一樣,是個聊天句點王嗎? ​ 或者,是那種聊到自己感興趣領域就能侃侃而談,面對不熟領域只能結結巴巴聽人聊的路人甲嗎? ​ 想打破這樣窘境的我,參加了大人學「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」課程。 ​ 不上不知道,一上嚇一跳。 ​ 才知道,原來,能夠閒聊不是那種天生的「天賦」,而是可以透過系統化訓練出來的「做法」。 ​ 這邊,與你分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5 個重點。

【27/121/1000 ChatGPT製作 Q 版貼圖教學】

圖片
▋ 步驟 1:準備並上傳照片 選擇 1 張你想轉換成貼圖的照片,可以是: 自拍照 寵物照 風景照 或任何你想放的照片 範例 : 選擇我大頭照上傳給 GPT ▋ 步驟 2:輸入生成貼圖的指令 輸入範例指令 : 請根據我上傳的照片,幫我生成 9 張 Q 版風格的 LINE 貼圖。 每張貼圖請加入以下字詞,並配上適合動作:「早啊~」、「晚安啦」、「吃飽沒?」、「撐住啊~」、「好累喔」、「有夠煩」、「來喔來喔~」、「我懂你」、「不想上班」等… 若你沒有特定的字詞,也可以輸入: 「請自由發揮貼圖文字,適合日常聊天使用。」 或者,若你有特定場景使用也可以輸入: 「我的身份是講師,請自由發揮,給我適合講師身份、能夠激勵學員學習的貼圖文字與適合動作。」 ▋ 步驟 3:檢查與調整貼圖細節 等待約 2~3 分鐘後,GPT 會回傳貼圖草稿。 你可以進一步說明想調整的部分,例如: 「請幫我把西裝改為夏威夷衫」 「字體可以再大一點、更可愛一點嗎?」 「希望人物再瘦一點、再帥一點,看起來會更像我」 ▋ 步驟 4:分割、去背並符合 LINE 貼圖規格 若要上傳到 LINE Store,請輸入: 幫我把這些貼圖分割成單張圖、去背透明處理,並調整成 LINE 規格(370 × 320px,72dpi,RGB模式,檔案小於1MB),並打包成 Zip 檔給我一次下載。

【26/121/1000 《超級個體:幫你終身保持職業競爭力》#5 心得】

圖片
第 5 週,古典老師與我們分享,如何清理人生拖油瓶,好能更快速適應這個變動的時代。 ​

【24/112/1000 速讀《知識,可以這樣賣!:打破思考框架的IDEA法則,輸出觀點就能成為社群、職場KOL》】

圖片
在這個人品牌當道的時代,你會怎樣經營出有影響力的個人品牌呢? ​ 寫文章?做圖片?錄音頻?拍影片? ​ 以上方法都有效,但都需要時間去累積。 ​ 最怕的是,你花了大量時間產製這些作品,卻根本沒辦法養活你,更遑論擁有餘裕、實現夢想了。(我自己就曾經營 4 年 Youtube,拍了超過 1,000 支影片,但收入卻寥寥無幾…囧rz) ​ 那要怎麼做,才能在最短時間內,獲得最實質的影響力呢? ​ 劉恭甫(功夫)老師在他的《知識,可以這樣賣!:打破思考框架的IDEA法則,輸出觀點就能成為社群、職場KOL》一書中說到: ​ 「從『教』別人什麼東西開始吧。」 ​ ▋為什麼一定要學會「教」的能力 ​ 在學校中,遇到不理解的課業題目,這時若有個同學願意「教」你怎樣解題,你一定會感激他。 ​ 在工作上,若你不曉得該如何上手,這時若有個同事願意「教」你快速上手,你一定會感激他。 ​ 在職涯裡,若你對未來很迷惘,不知該如何選擇方向,這時若有個高手願意「教」你如何思考與分析,你一定會感激他。 ​ 這三件事,都很容易在我們生活中發生。 ​ 換句話說,如果你能從接收者變成分享者,能夠「教」別人某件事,把自己的知識、經驗「輸出」給別人,對方一定會對你心生感激。 ​ 未來某一天,對方說不定還能在其他事件上幫你一把。 ​ 這,就是影響力的累積。 ​ 甚至,我常使用的,透過「輸出倒逼輸入」的「費曼學習法」就強調,要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一個知識,最好方法就是把這知識「教」出去。 ​ 「教」得出去,即代表你已經懂得如何運用這個知識了。 ​ 因此,為什麼一定要學會「教」的能力? ​ 最容易發揮影響力的方法 讓別人覺得你很重要 快速學會新知識 ​ 就算你不想當靠「教」吃飯的專業講師,也可以透過「教」的技巧,持續輸出你的知識。 ​ 這是一種在職涯上,不用透過職位高低,就能夠發揮影響力、更容易爭取到資源、擁有創造未來機會的方法呀。 ​ ▋該如何有效的「教」? ​ 常見的「教」不好的問題是: ​ 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 要講的東西太多了 所講的內容不那麼有趣 ​ 當你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,從教學的角度來說,就是不知道如何有效產出知識內容。 ​ 再來,若是要講的東西太多了,從教學的角度來說,就是不知道如何把大量的知識化繁為簡,而且讓所教學的內容具有邏輯性。 ​ 而講的內容不那麼有趣,從教學的角度來說,就是不知道如何將教學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