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7/101/1000 《超級個體:幫你終身保持職業競爭力》#0 心得】

我自己是得到 App 的忠實聽眾。


先前有四年時間,運用「輸出倒逼輸入」的方式,透過在 Youtube 分享筆記影片(耀鈞x商業修煉筆記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@jimsbiznote),強迫自己學習商業知識。

其中,有很大部分,是分享從得到 App 中學到各種商業知識。

可因為各種時間因素,目前先暫停影片輸出,未來有機會再更新。

但在我帳號中的各個有價值的課程,我依然很想透過「輸出倒逼輸入」的方式,來學習裡面的知識。

現在,我有在執行文字分享的[1,000x1,000x1,000 計畫],這幾天就在想,或許,我可以換成用文字來寫心得筆記文章!?

除了強迫我學習外,還可以完成計畫,亦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這些知識的人。

所以,我就選擇古典老師的《超級個體》課程來學習,幫助大家來一起終身保持職業競爭力。




▋發刊詞|52 次加速,助你成為超級個體


曾經,我們相信「好好念書,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就能過上好日子」。

但現在,在這資訊越來越爆炸、AI 越來越強大的時代,這種想法已經被快速變遷的環境碾碎了。

8020 法則(帕雷托法則)寫道,「80% 的銷售額來自 20% 的顧客」、「80% 的財富由 20% 的人所掌握」。

而在個人崛起的時代,這種比例會極端到 99:1,亦即由少數的超級個體和大量的普通個體追隨所組合的時代。

若你想在未來,成為那個讓人們追隨的「1」-超級個體的話,該怎麼做呢?

⓵轉換思維模式,找到你的破局點

1968 年墨西哥奧運會,福斯貝里(Richard Fosbury)用「背越式跳高」顛覆了傳統技術,奪下金牌。

他的成功來自於敢於打破舊規則,創造新的可能性。

同樣地,今天的職場不再是線性升遷的遊戲,而是一場個體能力的競技場。

你我都必須懂得轉換思維,找到適合自己的破局點。

⓶善用工具與技術,加速個人成長

過去,成功的關鍵是「埋頭苦幹」;現在,成功的關鍵是「巧妙借力」。

社群平台、AI 工具、自媒體經營、個人品牌打造……這些都是加速個人品牌成長的武器。

如果你還沒有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自己觀點、故事,或能帶給他人起發的內榮,那你可能正在錯失大量機會。

時代巨輪滾滾向前時,不會等你準備好再滾動,要想不被碾,就必須先行動起來,邊做邊優化。

剛好,分享如何使用適合工具與快速學會應用這些工具的技術,是我所擅長的。

若你是個創作者,希望用最簡單快速方式將你專業變現的話,記得下載我的電子書。

⓷持續學習,讓自己成為無可取代的人

雖然福斯貝里(Richard Fosbury)創造了跳高歷史,但幾年後,他的技術被更多人學習並超越。

這告訴我們:突破只是開始,持續學習才是長久競爭力的關鍵。

今天,你的專業技能可能足夠,但如果 5 年後市場變了,你的技能還能讓你保持競爭力嗎?

學習的速度,決定了你未來的高度。

這一系列的《超級個體》內容,就是在帶領我們快速學會建立 4 種類型的核心能力:

⓵產品能力(對事的競爭力)
⓶媒體能力(對人的影響力)
⓷運營能力(對組織的領導力)
⓸戰略能力(對自己的個人成長)

與 8 大區塊:

⓵底層邏輯
⓶自我效能
⓷職業定位
⓸競爭力(學習)
⓹競爭力(輸出)
⓺關係高手
⓻領導力
⓼人生設計

這世界不會為你的平庸買單,但會為你的價值付出高額回報。

當你擁有了核心能力,能夠影響他人、創造價值,你就不再只是「找工作」的人,而是可以創造機會的人。

如果你準備好開始,從今天起就要不斷思考:「我要如何讓自己更有價值?」

從小小的一步,會讓未來的你,感謝現在敢於行動的自己呀。




▋熱身思考題:你是輛什麼車?


如果,在一個商業交流會上,有人看到你的名牌,對你感興趣,你會怎與對方互動?

我自己幾乎都是說:「你好,我是黃耀鈞,我是做XXX的,請多指教。」

說話同時遞上名片,期待對方感興趣後再撥電話給我。

可古典老師很妙,他說在這 10 幾秒時間裡,無法讓人印象深刻的話就浪費了。

所以,古典老師會說:「我能幫你搞明白,你是誰,你想去哪裡,以及怎麼去。」

來勾起對方好奇心。

接著,在對方疑惑時說:「比如說你,如果你是一輛車,你會是一輛什麼車?」

並藉此展開對話。

這個問題,背後其實隱藏著你對「自己是誰、要去哪裡、該怎麼去」的思考。

而這三個問題,正是職涯發展的核心,也就是「車-日-路」模型:

🚗 車:你的自我定位與能力(你是什麼車?)
🌞 日:你的目標與願景(你要去哪裡?)
🛣️ 路:你的前進路徑(你打算怎麼去?)

也對應著我們職涯發展組成:「目標-自我-路徑」。

許多人在職涯中迷惘,不是沒有夢想,而是這三者不匹配。

・方向錯誤:本來想開往海邊,卻上了山路,越開越痛苦,這就是你的目標與選擇不一致。
・車況不對:明明是跑車,卻跑去越野,底盤被刮得吱哇亂響,這就是你的能力與職涯方向不匹配。
・沒有路線圖:只知道目的地,卻不知道怎麼到達,一路亂闖,結果繞了一大圈還是回到原點,這就是沒有清晰的前進路徑。

這些錯誤,讓許多人在職涯中迷失、焦慮、甚至不斷撞牆。

那該怎樣調整方向,好加速前進呢?

大部分時候,你可能發現這三者沒法完美的統一,這時後有三種策略可以選。

⓵升級車(提升能力)

適合職涯初期(0~5年),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挑選「最好」的路,而是讓自己變強。

你的工作、學習,應該圍繞「增強自己的馬力」,讓自己具備未來競爭力。

行動: 找到一位你欽佩的職場前輩,觀察他的能力模型,拆解他的成長路徑,然後開始累積自己的職場資本。

⓶選好路(選擇對的機會)

適合職涯中期(5~15年),這時候你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,但你的選擇會決定你未來的發展。

像進大企業還是小公司?繼續專業路線還是轉向管理?要留在原行業還是跨界?

行動:想清楚你的終點在哪裡?你現在走的路能帶你去嗎?如果不能,你該怎麼調整?

⓷做自己(找到內在動力)

適合職涯後期(15年以上),這時候的重點已經不是「拼命衝刺」,而是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節奏」,去做真正讓你有熱情、影響力的事。

行動: 問問自己:「如果不考慮金錢,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?」現在的職涯能讓你靠近它嗎?

職業生涯就像一場長途旅行,關鍵不在於開得快,而是開得對。

你,開對了嗎?



▋啟發與行動


恩…古典老師的《超級個體》,真的,非常有料。

前面這兩篇《發刊詞|52 次加速,助你成為超級個體》和《熱身思考題:你是輛什麼車?》就讓我大開眼界。

甚至啊,我都在想,要如何把「你是一輛什麼車?」這遊戲,帶到我的活動或課程中,引導大家去思考:「自己是誰、要去哪裡、該怎麼去」。

絕對會比直接問:「你是誰?要去哪?怎麼去?」還要來得容易又有趣呀。

看完今天文章,有興趣的朋友,歡迎直接去得到 App 看古典老師的《超級個體》。

或者,看我逐步與你分享,如何成為一個自由又強大的超級個體吧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