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8/121/1000 大人學「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」課程心得】


你跟我一樣,是個聊天句點王嗎?
或者,是那種聊到自己感興趣領域就能侃侃而談,面對不熟領域只能結結巴巴聽人聊的路人甲嗎?
想打破這樣窘境的我,參加了大人學「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」課程。
不上不知道,一上嚇一跳。
才知道,原來,能夠閒聊不是那種天生的「天賦」,而是可以透過系統化訓練出來的「做法」。
這邊,與你分享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5 個重點。


▋為什麼「閒聊」是一項必備技能?


開場時,Bryan 就用他的人生經歷與我分享:「人生不只要累積實力,更要懂得創造契機。」
從小,我們就聽著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」的教條長大的。
但其實,出社會幾年後就會發現,這世界並不是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」。
大部分人埋頭苦幹,人生成就可能不差,而有些人因為獲得契機,得已用更少力氣獲得更大成就。
而懂得「閒聊」,就是創造這些契機的關鍵。
它不是廢話,而是一種「調頻器」——讓彼此的頻率對上,才能產生後續的共鳴與合作呀。

▋原來我不會聊天,並不是我的錯!


對我來說,我非常習慣閉嘴做事的氛圍。
雖然有些時候,還是必須硬著頭皮去社交,可不知道為什麼,總是覺得渾身不對勁。
所以我總是以「我是內向的人」、「我就是個I人」來安慰自己。
結果,Bryan 點出,不善閒聊不是我的問題,而是文化背景的結果。
因為在東亞社會,我們從小被教育要「謹言慎行、言多必失」、「小孩子有耳無嘴」、「沈默是金」,導致對於社交與閒聊變得非常拘謹。
甚至最後乾脆不社交了
可其實,Bryan 說,「閒聊」這件事,就像學語言一樣,只要透過正確的練習,就能逐步變強。
「第一次閒聊就上手的系統化做法」課程,就是學會「閒聊」的契機呀!

▋你只有 45 秒,讓人願意與你閒聊


好,當我們知道,不會「閒聊」不是我們的錯,也知道「閒聊」是一項必備技能後,且願意練習後,別人就會願意與我們「閒聊」嗎?
NONONO~
Bryan 說,當你面對到一個陌生人時,對方只會給你 45 秒時間,來決定是否願意繼續與你「閒聊」。
那我們該如何把握這 45 秒呢?
當然,穿著是否得體、眼神是否真誠、表情是否友善是基本,但最重要的,是記住對方的稱呼,以及讓自己稱呼能被對方記住。
戴爾・卡內基(Dale Carnegie)說:
「名字是最動聽的聲音,所有人都喜歡聽到自己的名字!」
若你能在「閒聊」中記住對方名字,並不斷把對方名字帶入對話中,會讓對方感到窩心,更會幫助自己記得對方名字。
反過來說,若你能因應不同場景,設計不同的、讓對方容易記憶的開場白與適合稱呼的話(中文名字、英文名字、暱稱),你也會更容易讓對方記住你呀。

▋閒聊時的四種角色,助你上場不卡關


就像玩 RPG 電動遊戲一樣,我們要搜集能力各異的夥伴,面對不同難關時,才可以應用不同能力來破關。
「閒聊」這件事,雖然不能找夥伴幫忙,但你可以把自己視為 4 種不同角色,因應不同聊天場景來切換使用。

1.打網球

說話如擊球,要讓對方容易接、容易回。
對方想聊五四三,就和對方聊五四三,不要突然說出:
「我覺得這齣戲的這場景,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有違背,你覺得呢?」
這樣的句點式回應。
或者,對方剛說一句,你就回:
「這件事我知道,我跟你說,@#$%^&…(以下自嗨 100句)」
重點不是你說得多,而是讓對方能接得上。

2.開罐器

若對方是句點王,可以耐心嘗試各種話題,想辦法找出能打開對方話匣子的關鍵字。
找到了以後,就能從這關鍵字去延伸各種聊天話題,讓「閒聊」不間斷。

3.魔鬼氈

若是在多人的聚會場合,要試著從每個人的對話中,找到共同點。
並把有共同點的人,互相介紹給對方,讓每個人都能透過我,找到能聊出共鳴的人。
這招也是許多大老闆,馳騁商場多年不敗的秘招呀。

4.聚光燈
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被看見、被重視。
在與對方「閒聊」過程中,若你能把焦點聚焦在對方身上的話。
就算只是傾聽與回應,對方也會印象深刻,認為妳很會聊天。
以上 4 種角色,就像是聊天場上的、幫你破關的超能力,只要記得因應不同場景扮演適合的一個,就不怕冷場或詞窮呀!

▋話題矩陣:54 種話題讓你聊不完!


當開始閒聊時,你會像我一樣,聊著聊著不知道要聊什麼嗎?
或者,邊聊天時會邊緊張地想,下一句到底要接什麼話?要開怎樣的話題呢?
這邊,Bryan 很系統化地與我們分享,我們可以先建立好自己的「話題矩陣」。
像生活中常見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 6 大面向,可以切分出 18 種話題。
  • 食→美食、烹飪、食安
  • 衣→服裝、時尚、品味
  • 住→家鄉、買房、環境
  • 行→通勤、汽車、交通
  • 育→母校、同學、學習
  • 樂→嗜好、運動、旅遊​

以上話題,若再切分成「現況」、「感受」與「情報」的話,等於是你擁有 54 種話題可以聊。
只要一個話題結束了,從中挑另一個話題,或選擇另一個面向來聊,或從不同角度再問對方,就能自然而然展開對話了。
怎麼還需要擔心會尷尬冷場呢?
當然,裡面的細項,都可以依據自己狀況做調整。
Bryan 在課程結束後,還給我們一份 Excel,讓我們寫下自己的「話題矩陣」。
哈,「閒聊」聊到用 Excel 去規劃主題,我也真是大開眼界呢!

▋啟發與行動

當然,課程上還有分享很多因應不同場景的「閒聊」法。
像「冷場該如何解救」、「聊工作該遵守的漏斗法則」、「介紹自己工作該準備的 4 種版本」、「讚美的基本要點」、「終止討厭對話的 3 個步驟」、「男女該如何才能順利溝通」…等等。
Bryan 全程都用自己的經驗、有趣的故事、輕鬆的閒聊方式,把這些原本對我來說,猶如長年籠罩迷霧的聊天深谷,畫出了一條可以按圖索驥的地圖。
最後,Bryan 說,知識就是要學以致用,才能變成自己的,還給我們課後作業:

✔ 今天就建立 1 套自我介紹台詞
✔ 每天至少對 1 位朋友獻上真誠的讚美
✔ 每周至少認識 1 位新朋友,並記得他們的名字
✔ 每月和一位差距 10 歲以上的人間聊 10 分鐘
✔ 每 2 個月拓展一個新領域,至少知道關鍵字
✔ 全公司各部門男女至少都認識 2 人
恩…有些部分我可以馬上做得到,有些部分對現在的我而言,還是有點困難,需要點時間來突破。
你呢?
看完今天分享,也想要做做看這份作業嗎?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