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讀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:用這張圖,探索你未來要走的路》

 


── 看如何把專業變事業


十年前,我就知道經營個人品牌這件事非常重要了。

五年前,為了提升自己的商業概念,我經營了一個講商業的 Youtube 頻道-《耀鈞x商業修煉筆記》

https://jim-influenceup.co/jimbizYT

可我一直都沒有特別視其為一份該認真對待的事業,反而是非常佛系且率性的在經營。(做爽的XD)

當然,也就不會有啥亮眼的成績/營收。

直到 2022 年 12 月,我爸回診檢查時發現他的胰臟長著4公分大小的腫瘤。

從發現、治療到過世,僅只花了四個月的時間。

這段時間由於要照顧我爸還要兼顧工作,一整個忙翻天。

於是,我就暫停所有的內容更新,並在照顧間隙靜下心來反思,這樣個人品牌的經營方式到底 O 不 OK?

能否發展成賺錢的事業?

或者說,可不可以讓我在做著自己熱愛事情時,還能無後顧之憂?

到最後,我反思的答案是「不行」。

因為我那佛系且率性的經營方式,是非常被動且靠運氣的。

根本不知道會不會賺錢。

就算賺到了一些小錢,也根本不知道下一筆收入在哪邊。

雖然我知道,這世上還是有人靠這種方式成功。

可這樣的成功方式,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樣,往往都是萬中無一,不可能輕易複製。

更多時候,一條路一但有人走通了,就瞬間被堵住,其他人就算想走同樣路徑獲得成功,也是沒辦法的事。

另外,這樣的成功往往也是不可控的。

有時是撞上時代紅利、有時是搭上平台起飛、有時是踩在熱點爆紅。

當這些條件一但消失,失敗的到來就在所難免。

那有沒有什麼方法,可以幫助我們打造可控且能長期穩健獲利的專家事業呢?

有的,那就是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》中所分享的。

將打造個人品牌這件事,結合商業模式來經營。


▋個人品牌≠專家事業

對我來說,單純經營個人品牌這件事,就是在累積自己的知名度、影響力。

可這些累積起來的知名度、影響力會自動自發變成現金交到你手上嗎?

並不會。

頂多就是你可能在某些場合,突然有些粉絲會撲上來說,你分享的內容帶給他很大的啟發。

然後呢?

就沒有然後了。

你並不會因此獲得商業合作機會,也不會因此賺到更多的錢。

因此我認為,要經營好一個高價值的個人品牌專家事業,除了要提高知名度、擴大影響力外,還要懂得獲利商模化才行。

▋商業模式圖

那要怎樣將自己的個人品牌變成能獲利的專家事業呢?

這邊,我們就可以看看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》的前一本書《獲利世代》當中提出的商業模式圖。




《獲利世代》一書當中提到,企業要經營好,就必須做好這九個環節。

也就是目標客層、價值主張、通路、顧客關係、收益流、關鍵資源、關鍵活動、關鍵合作夥伴、成本結構。




只有將這九個環節結合起來、互相搭配,才可能將一個企業順利運作起來。


那《一個人的獲利模式》這本書,則是將同樣的商業模式概念放到個人上,延伸出了專屬於個人的商業模式圖。



那依這九個環節為基底,我認為,要將空有知名度、影響力的個人品牌經營成真的能賺錢的專家事業,主要就五個關鍵。

▋關鍵一:定位自己

首先,要經營好個人品牌前,一定要做先思考定位,不能像我先前那樣,佛系且隨性的經營。

那為什麼,要經營好自己的個人品牌,就一定要做好定位呢?

因為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,人們一天接收到的資訊,比 200 年前的人ㄧ生接受到的資訊還要多。

因此,現在的人們,都會不知不覺練就「過目即忘」的本領。

若我們希望經營的個人品牌,能夠被顧客記住到的話,就必須要做好定位才行。

因為只有做好定位,才能讓顧客從爆炸資訊中,瞬間辨識出「你」為什麼與眾不同。

定位這件事說穿了,就像英語俗諺寫的:

在瞎子的世界裡,獨眼龍足以當國王

In the land of the blind, the one-eyed man is King.

我認為,要在個人品牌這件事情上中做好定位,就要依序釐清



1.關鍵資源(你是誰、你的興趣是什麼、你的熱情在哪邊)​

2.關鍵活動(你擁有怎樣的專業)

3.目標客層(你要幫的是哪些人)​

4.價值主張(你想幫的那些人最終會獲得怎樣的價值)

只有深入釐清這四個部分,才能從中找到結合自己熱情、專業、市場的甜蜜點,並用一句話揭示你獨眼之王的地位。

▋關鍵二:顧客旅程

在這邊,我們就要思考,如何設計一段,讓訪客從認識你、暸解你、信任你,並最終成為顧客掏錢購買的旅程。


我自己常使用的方式是,設計一個銷售漏斗。

除了讓訪客變顧客外,也把感興趣但還沒買的潛在顧客引導到自己的私域流量當中。

再透過下一個步驟會說到的信任資產,把這些潛在顧客變成真的掏錢購買的顧客。

什麼是銷售漏斗?

簡單來說,就是讓陌生訪客變成付費顧客的一系列流程。

由於過程中的人數會逐級遞減,看起來就像用漏斗來篩選出我們的目標一樣。

因此,一般會稱之為「銷售漏斗」或「行銷漏斗」。(我自己則習慣稱之為「銷售漏斗」)

什麼是私域流量?

私域流量是相對於公域流量的概念。

公域流量指的是共享且公開的流量,如 Google、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agram 等大平台上,所有人都可以分一杯羹的流量。

私域流量則相反,雖說是由公域流量延伸出來的流量,卻更加封閉,專屬於經營者而不用與其他人共享。

對我來說,我喜歡經營的私域流量池,是 LINE 社群和生活圈、Facebook 社團以及 Email。

在這些渠道中,我可以低成本、高頻次地提高這些潛在顧客對我的信任感。

好在我下一次賣東西時,他們可以順利掏錢購買。

▋關鍵三:信任資產

當我們把顧客旅程打造好,潛在顧客就會自動自發順著這流程自動往下走嗎?

並不會。

因此,我們就必須透過信任資產,來累積潛在顧客對我們的信任感,好讓顧客自願順著流程自動往下走。



我認為,信任資產主要分為四種類型:

1.試吃品,也就是各種你免費分享的文章、圖片、影片等。

2.規格品,也就是複製成本低的規格化產品,以專家事業來說,就是書本、線上課程、規格化的實體課程等。

3.客製品,也就是針對顧客個人化需求,提供更專屬且高價的解決方案。

4.混合品,也就是規格品與客製品的中間方案,通常是半規格半客製,比率則依需求做調整。

▋關鍵四:收支平衡

我知道許多經營個人品牌的人,都是靠著一股熱情開始的。

甚至,就算沒賺錢、不知道下一餐在哪,也都靠著這股熱情撐下去。

但這樣硬撐下去,遲早有一天會崩潰。

因此,若要讓個人品牌經營成專家事業,就一定要做到收支平衡才行。

首先,我們必須暸解,要長久經營好這門專家事業,會有哪些支出?


接著,要去思考,如何才能賺到我們理想中的營收?



那當我們知道支出與收入的數字後,就要試著去平衡兩者。


好讓支出不至於過多,讓收入不至於斷炊。

這樣,你的專家事業才可能穩步前行呀。

▋關鍵五:外援幫助

我發現,有許多個人品牌經營者,都是超強的自幹王,都更願意什麼事情都自己來。

最終,卡死自己所有的精力與時間,忙死累活又賺不到多少錢。

因此,若你真的想要長久經營好一份專家事業的話。

我建議,一定要適時找外援來幫助才行。



你可以去找找看,有沒適合的社團可以加入、有沒適合的政府政策可以幫你、有沒適合的人脈可以即時拉你一把。

對我這個喜歡學習的人來說,各種分享會、學習營、工作坊,就是我建立適合外援的好地方。

像我在 2024 年,就參加了策略思維商學院的一年講師訓。

除了去學習如何更好的「教」之外,更重要的,就是去裡面交一批比我厲害 N 倍的朋友呀。

▋總結與啟發

從今天分享中你知道了,要打造好高價值個人品牌,就不能佛系且率性的經營。

而是要遷入商業模式,將其當成一份專家事業來經營。

那要如何做到呢?

主要就五個關鍵:

・關鍵一:定位自己​

・關鍵二:顧客旅程

・關鍵三:信任資產

・關鍵四:收支平衡​

・關鍵五:外援幫助

只有做好以上五個關鍵,才可以讓你的個人品牌脫胎換骨,成為一門可以長久持續經營的專家事業呀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