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被各平台呼巴掌的個人品牌經營關鍵!?
── 避免遇到求助無門的毀滅性打擊
前陣子,我與一些朋友聊天。
當我提到,網路上若要長期經營個人品牌的話,最好要搜集自己的名單。
有些朋友就直接講說:
「現在FB或IG,簡單申請又可直接經營,那些按讚的粉絲就是我的名單了,怎還需要搜集名單呢?」
坦白說,聽到這,我是還蠻驚訝的。
原來他們經營時間都很短,還沒有經歷過各種平台巴掌與消亡呀…
▋求助無門的被消失
我早期在行銷公司,幫其他台南廠商操作FB。
當時,流量紅利正夯。
幾乎只要簡單經營,隨隨便便都吸引一票粉絲按讚。
有次,有位老顧客找上門。
說他有個數十萬的粉專被關起來了,該如何才能拿回來?
剛聽到時我嚇到,想說,穩穩經營怎會突然被關呢?
深入了解後才發現,原來他覺得,情趣用品是他下個生意機會。
所以,他就又開了個賣情趣用品的粉專,放了些內容就大打廣告了。
一開始,因為他的內容在打色情擦邊球,粉絲與訂單都滾滾而來。
結果有一天,他發現。
他的FB帳號、廣告帳號、管理的所有粉專通通被關了…囧rz
就算他跟客服反應,客服也只是丟了個FB使用規範後就不理他了。
聽完這敘述,我也只能為他默哀。
跟他說,誰叫你使用這些平台不遵守規定呢。
可他卻回說:
「這我知道,我這次做錯也認了」
「但我各粉專上經營的內容是我多年心血,總得給我個時間搬出吧」
「我都沒有備份,要重做,也要花大量精力、時間和金錢呀」
「FB這樣做不會太鴨霸嗎?難道沒人抗議嗎?」
…
..
.
▋平台巴掌與消亡
恩,我只能說。
使用這些平台,雖然方便有流量,但我們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。
若違反平台規範,隨時會被刪帳號。
而且,這些規範還會隨著時間遷移改變。
一個不小心,以前OK的做法,瞬間就不OK了。
當然,我那朋友可以說是自作自受。
可他花大量精力、時間和金錢製作的內容,卻也跟著煙消雲散。
若他要再重新經營到同樣數量的粉絲,等於要整個重頭來過。
依現在環境,還會比以前更難做到
這種震盪在我們圈子,稱為平台巴掌,容易把人打得七葷八素。
若你不小心活下來、活夠久,你一定還會見證到更慘的平台消亡。
還記得先前紅極一時的 Clubhouse 嗎?
當時不是大家都搶著要有帳號的人推薦好申請帳號嗎?
是否一大堆意見領袖在裡面開講,還有人很快開始教怎麼聊天變現?
現在呢?
更之前的 MSN?即時通?無名小站?各種論壇?奇摩知識+?
是不是都已經乏人問津了呢?
若你先前經營個人品牌時不小心,把自己身家壓在這些平台上。
很容易就會跟著這些平台消亡呀…
▋最好的因應作法
所以通常我都建議,在這平台不一定活得比你個人品牌長的時代。
經營個人品牌過程中,一定做好這件事。
・搜集名單
名單,就是一票喜歡你、信任你的人,允許你透過低成本管道與他們聯繫。
我們就可以透過這些聯繫管道,來持續累積他們對你的信任感。
只有這樣,在你經營的平台不小心被關後,你依然可以找回這些人呀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