速讀《定位: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,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》
── 讓顧客從爆多選擇中第一個購買你
你覺得在現代,顧客面對到的,最重要、最急需解決的終極問題是什麼?
我認為,不是戰爭爆發、政治動盪、工作被炒。
而是不知道,今天中午吃什麼?
因為,現代人們面對的,是有史以來選擇最多的時代。
那對生產者而言,如何讓顧客從眾多選擇中購買,就成了經營上的大難題。
要知道,工業化生產的現代,已經很難有那種「僅此一家,別無分號」的賺錢獨家。
就算真的有那種賺錢獨家,只要利潤夠高,也一定會馬上吸引到眾多競爭對手來競爭。
因此,我們該做的,不是害怕競爭。
而是要學習如何透過「定位理論」,把自家品牌深深刻畫在顧客的心智上。
讓顧客就算面對眾多選擇,也會第一個購買我們。
▋顧客如何作選擇?
要做好定位,首先要知道,顧客是如何作選擇的。
也就是人們的心智,為什麼會選擇 A,而不選擇 B?
以前面所說的「今天中午吃什麼?」問題為例。
因為中午要吃午餐,所以在辦公室的大家會開始討論,今天中午要吃什麼?
這就是心智產生需求的時候。
再來,大家可能就會開始討論,是要吃飯、吃麵、吃速食、吃小吃,還是吃其他什麼東西?
這就是心智選擇品項的時候。
接著,若大家決定要吃飯。
就又要決定,是吃前面路口的便當店?還是部落客推薦的義式墩飯?或是內行人才知道的巷子內炒飯?
這就是心智選擇品類的時候。
再來,若大家決定吃前面路口的便當店。
就又要決定,是吃正忠排骨飯好?還是吃港記叉燒飯好?或是一大經濟快餐好?
這就是心智選擇品牌的時候,也是各家企業競爭的地方。
若大家因為想要方便快速,最終決定要吃正忠排骨飯。
就又要決定,各自想要吃排骨飯、雞腿飯、控肉飯還是樣的餐點。
這就是心智選擇產品的時候。
那在這一連串行動中我們知道。
顧客從起心動念到真正購買,是有一個固定流程的,也就是心智旅程。
若想要自家品牌能夠長久經營的話,就一定要學習如何把品牌「定位」在顧客心智中。
讓顧客在產生需求時,能夠順著這個流程,第一個購買我們。
那要怎麼樣才能把品牌「定位」在顧客心智上呢?
這邊,我們就要先理解「心智五大模式」。
▋心智五大模式
人們在面對選擇時,有五種心智在運作。
一、心智不會改變
人們心智是非常頑固的。
當既有印象進入後,非常不容易改變。
反過來說,若我們想要在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,就不要想著去教育消費者。
要想著如何把我們產品連結到顧客的固有心智中。
像亨利・福特在賣他的第一部汽車時,並不稱其為「汽車」,而是以「無馬馬車」在販賣。
二、心智喜好第一
首先進入心智的事物,印象會最為深刻。
人們心智往往更容易記得第一,並信任著第一。
像我們記得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壯,第二個卻鮮為人知。
像我們知道全球第一高峰是聖母峰,全球第二高峰一般人也不清楚。
因此,若我們想要在顧客心智中記住我們,最好想辦法卡一個第一。
像非洲第一高峰-吉力馬扎羅山就不和聖母峰去搶高度上的第一,反而說自己是「世界上人類可徒步登頂的最高峰」。
哇~結果這樣卻吸引了全世界的徒步登山愛好者蜂擁而來呀。
三、心智容量有限
面臨資訊爆炸的現在,人們的心智會自動將資訊簡化處理並分類記憶。
根據研究,我們心智對同一類事物的記憶上限最多是 7 個。
其中 40% 記憶容量會用來記第一名, 20% 記憶容量會用來記第二名, 並依此類推到第七名。
由於我們有超過一半的記憶,是用來記前兩名的。
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,競爭的最終局面是雙雄爭霸,也就是第一、第二名的競爭。
因此,我們要想辦法,成為想要進入的品類的前兩名。
最好的做法,就是在消費者心中再切分出一個新的分類,並成為該分類的「唯一」。
四、心智厭惡混亂
心智面對複雜訊息第一反應就是混亂...進而排斥。
所以,若想要讓品牌使顧客秒懂,就不能把所有資訊一股腦丟給顧客。
反而要設計成簡單的「一句話」或「視覺錘」,讓顧客瞬間看得懂、記得住、傳得出。
五、心智缺安全感
安全感,是我們生活在這世上最底層的需求。
對不熟悉、未接觸過的事物,我們心智天生缺乏安全感、天生想要迴避風險。
因此,要讓顧客安心相信我們品牌,就必須竭盡所能提升安全感。
巴菲特說:「要建立良好聲譽需要 20 年,但要毀掉良好聲譽,只需要 5 分鐘。」
想要品牌長久經營下去,消除顧客心中不安全感,是必須不斷持續進步的部分呀。
▋「定位」理論
到了這邊,我們知道,「定位」其實就是:
・所有品牌競爭的終極對象,是顧客的「心智」。
・所有競爭顧客心智的基本單位,是「品牌」。
・品牌要脫穎而出,就是要成為「品類」或「特性」的代表。
接著,就可以依據這「定位」理論與我們身處的場景,來擬定適合的戰略。
▋「定位」戰略
這邊就要看,你是市場上的老大、老二,還是市場上的老三、老四、老五、老…幾。
抑或是剛開始創業的 Nobody。
若你是市場上的老大,該打的是防禦戰,預防其他人來攻佔你的山頭。
若你是市場上的老二,該打的是進攻戰,要想辦法把佔住山頭的老大給拉下來。
大部分剛開始創業的 Nobody,都是打那種,哪邊有機會就打哪邊的游擊戰。
雖然靈活多變,但由於沒有自己地盤,不容易穩固經營。
除了無法累積成果外,也容易因為遇到風險而必須全部重來。
因此建議,不要打游擊戰,要打側翼戰。
想辦法先佔據市場上老大、老二看不上眼的小地盤,並持續經營、偷偷建立基地,想辦法先活下來在說。
之後找機會,以這基地為基礎,以時代改變或科技創新為契機,想辦法把市場老大、老二給幹掉。
▋「定位」戰術
那具體戰術該如何執行呢?
主要就四個步驟。
步驟一:從顧客心智發想需求或痛點,不要從產品發想訴求或廣宣
像我接觸過許多老闆,因為是生產端的人,都會說自己產品有多好,競爭對手多糟。
可從前面心智五大模式的「心智不會改變」中,我們知道了。
不要輕易改變顧客心智,不要想著說自己的好來教育顧客。
反而要深入思考,顧客有哪些需求或痛點,目前還沒有被滿足,而我們產品剛好有能力去滿足。
步驟二:基於顧客還沒被滿足的需求或痛點,創造一個全新的品類
從前面心智五大模式的「心智喜好第一」、「心智容量有限」中,我們知道了。
顧客在各個品項中,只會記得最多七個品牌,且會用超過一半以上的記憶容量去記得前兩名。
若評估過後發現,我們沒能力擠入前兩名,真的,不要堅持,直接創造一個新的品類吧。
由於這個新品類是你新創造的,你理所當然就是該品類的第一名,甚至是唯一。
像德國就有一個有趣的可樂品牌叫「fritz-kola」。
它們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稱霸的可樂市場中,主打低糖健康又可醒酒,佔據了「酒吧可樂」的側翼山頭。
從 2003 年創業到現在,在德國酒吧這個小眾市場中,銷售量已經不輸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了呢。
步驟三:佔領顧客心智的訊息要簡單,要讓人看得懂、記得住、傳得出,且要不斷重複好攻佔顧客心智
從前面心智五大模式的「心智厭惡混亂」中,我們知道了。
要讓顧客打開心智接收我們傳遞的訊息,就不該太過複雜。
該做的,是要把想傳遞的訊息,簡化到 12 個字內。(品脾名或 Slogan)
讓顧客可以在一瞬間,就看得懂、記得住、傳得出。
那當這 12 個字的訊息想出來後,不是講完一次就沒事了。
而是要不斷不斷的重複強調,好搶佔顧客的心智。
像「斯斯有三種」這句廣告詞,就算我好幾年沒看電視了,依然深植在我心呀。
步驟四:要歡迎競爭,把品類做起來
假設你不小心創造了一個品類,而你目前是該品類的唯一。
真的,可以試著歡迎競爭對手的加入。
因為顧客心中為這品類留了兩個位置,一個是給第一名的,一個是給第二名的。
若你一直擔心競爭對手進來這個品類,會把你這唯一給幹掉,你就想盡辦法打擊競爭對手的話。
久而久之,這個品類就不會成立。
就算你是品類唯一,在顧客心中,這個品類也會逐漸消失。
所以最好的方法是,歡迎競爭,歡迎第二名的進來。
讓第一名的你和第二名的競爭對手一起炒熱這個品類。
一起做大這個市場,一起打擊其他競爭對手,一起進駐到顧客的心智中啊。
▋啟發與總結
做好品牌,可以降低認知所需的成本與賺到更多利潤的溢價,甚至,也更能抵禦風險的到來。
那要做好品牌,「定位」就絕對不能少。
若有想做好品牌定位的朋友,建議找《定位:在眾聲喧嘩的市場裡,進駐消費者心靈的最佳方法》這本書來看看呦。
留言
張貼留言